走近苏颂——厦门市东山中学“悠远闽南韵文化采风之走近苏颂”学生夏令营报道

发布者:同安教育局发布时间:2023-08-31浏览次数:458

7月2日,厦门市同安区各个中学初中学生一行50人集合至坐落于大轮山脚下美丽的厦门市东山中学,开启了他们“悠远闽南文化采风”夏令营之旅,本次采风的主题是“走近苏颂”。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博大精深、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观念等,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悠久的闽南历史文化中人杰地灵的百年银城递出一张“烫金名片”——苏颂。苏颂作为北宋名相、同安名人,不仅是德能勤绩俱佳,政治声誉卓著,道德文章为人推崇的官员,还是一位博学多才的科学家,《宋史》记载:“自书契以来,经史、九流、百家之说,至于图讳、律占、星官、演算法、山经、本草,无所不通。”在中国历史上是少有的百科全书式的杰出人物,他的一生经历北宋五朝,用他的家国情怀丰富了北宋时期的经济文化科学技术,至今仍具有世界影响。对苏颂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所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作为贤相故里的青年学子,更应当结合新时代国家发展需要,对“苏颂文化”继承发展,守正创新。

夏令营开营仪式现场,由厦门市东山中学团委书记郑美玲主持活动,副校长郭心富进行开营致辞,郭副校长表示“希望同学们在本次活动中能进一步培养自己热爱家乡、传承闽南文化的乡土情怀,能在活动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闽南文化的传播者和传承者”,并预祝本次夏令营活动圆满成功。紧接着由保卫科副科长杨美璇向全体营员进行活动前安全教育与注意事项提醒。开营仪式的最后是德育科主任杨跃林向营员代表授旗,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开启了今天的“走近苏颂”之行。

悠悠闽南韵,共访芦山堂

营员们登上客车,从学校出发前往位于同安老城区西北隅葫芦山南麓“芦山堂”。到达时突降骤雨,也没有阻挡营员们了解“苏颂文化”探访苏颂故居的脚步。

随着营员们步伐的迈近,一座气势恢宏的花岗岩红砖闽南风格建筑出现在眼前,映入眼帘的坊门上刻着对联:“五世进士天文医药双泰斗,七代簪缨宰辅将帅独苏门”。“芦山堂”作为苏氏芦山派入闽发源地,这里走出了苏氏“芦山三杰”:苏绅、苏缄和苏颂。苏绅与苏缄是堂兄弟,苏绅与苏颂是父子。三个人都考中进士,且三个人传记都收入《宋史》,三个人都有著作传世,他们勤政爱民的品德、忠勇报国的精神、公正清廉的情操、尊礼重教的家风广为传扬。

进入苏氏宗祠后,紧接着由同安芦山堂苏颂研究会创会会长苏清祥先生向营员们讲解“苏颂文化”,其内容涵盖了苏颂是中华民族的,他在科技、天文、医药、文学、外交、历法、法治、仁政、家风等方面都有贡献;苏颂清正廉明、求真务实、敢于担当的精神和品德值得弘扬;苏颂成才跟受到良好的家风家教熏陶和自身孜孜不倦的勤奋有很大的关系等等。

活动现场,德育科副主任詹彬彬还以猜灯谜的方式,激发学生们对传统文化与历史名人的探索,同学们踊跃竞猜,活动现场热闹非凡。

“共访芦山堂”旨在指导青少年在社会实践中学习苏颂的敢为人先的开拓创新精神,努力将苏颂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转化为指导青少年行动的行动准则,知行合一,树立梦想。

悠悠闽南韵,共尝本地“馐”

共访完芦山堂,营员们回到营地继续进行下一项活动“制作闽南传统美食”。

手工制作炸枣。听到可以品尝到自己亲手制作的传统美食小吃,营员们兴奋不已,争先恐后地围到各自小组的活动场地,洗清手掌,揪起一小撮由工作人员提前和好的红薯泥与糯米混合揉成的面团,再跟着工作人员的示范有模有样的捏成一个小碗状,从备好的馅料碗里舀一勺自己喜欢的黑芝麻粉或是花生白糖粉,放进刚刚呈碗状的面团里,再把面团的碗状口捏合,把馅料包裹在面团里,再逐渐把这个有馅的面团搓成球状,这样一个手工炸枣胚就制作完成啦,等待下油锅烹炸变成一道闽南特色小吃炸枣。

一回生二回熟,营员们搓炸枣的手艺越来越熟练,制作炸枣胚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还衍生出了不少富有创意的形状,有心形、方块形还有星形等等,大伙都乐在其中。最后等待食堂的工作人员炸熟炸枣,一份份看起来外酥内糯,咬一口唇齿留香的炸枣新鲜出炉。与提前准备好的闽南特色小吃“碗仔粿、薄饼、五香条”,一起成为营员们午间丰盛的闽南小吃午餐。

通过本项活动让营员们在制作美食的动手实践中,感受到了劳动创造与收获成果的快乐和满足。

悠悠闽南韵,共融“布袋”情

布袋戏,又称布袋木偶戏、手操傀儡戏等,是闽南语系的传统地方戏剧之一。夏令营主办方邀请同安区大同戏剧团到我校搭台唱戏,让营员们近距离接触同安传统戏曲,感受传统木偶戏的独特魅力。

“锵锵锵”,锣鼓声响起,精彩的布袋戏上演啦!戏剧团精心编排《苏颂求学》选段,绘声绘色地讲述苏颂勤奋刻苦学习,考取功名的过程。在操偶者手中,戏偶的手、脚灵活地移动者,伴随着灵动的配乐声和亲切的闽南语配音,苏颂求学的过程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营员们眼前,营员们的目光随着木偶移动着,落下帷幕,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接着,精彩的布袋戏介绍登场了,在操偶人的介绍下,营员们首先了解了戏偶的结构,首先,戏偶头是用木头雕刻成中空的人头,除出偶头、戏偶手掌与人偶足部外,布袋戏偶身之躯干与四肢都是用布料做出的服装;演出时,将手套入戏偶的服装中进行操偶表演。而布袋戏角色,其分为为“生”“花脸“旦”“神道”“精怪”与“杂角”等六大类。接着,营员们了解了布袋戏的形式,布袋戏演出上可分为前场与后场,前场即戏台部分,观众可见到操偶师傅操作人偶于戏台上的表演,后场则包括了操偶师、乐团和口白师傅。

营员们期待已久的体验活动开始了。在操偶师傅的指导下,营员们要将食指部分套入偶头,拇指放入布袋戏戏偶右手,另外三根手指放入戏偶左边(左手)之后,即可利用手掌与五指的摇摆或晃动,来控制戏偶头、身体、与手来作操偶表演。很快的,戏偶点头、摇头、鞠躬……营员们还体验了敲锣打鼓拉二胡等传统乐器,乐团老师耐心的讲解,营员们乐此不疲地操作着,场上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悠扬的二胡声响起,营员们上台展示戏偶,他们自己伴奏,自己编剧,有“三英战悟空”的厮杀、有李白和汪伦的友谊,还有迎亲中抢亲的片段。大家脑洞大开,勇于表现,赢得现场阵阵掌声,营员们笑颜如花,下场后还不禁回场上的精彩情节。

悠悠闽南韵,共闻苏颂事

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深入认识苏颂这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夏令营主办方特邀厦门同安芦山堂苏颂研究会特邀顾问、原同安文化局局长张沧海,为同学们带来走进苏颂主题讲座。

张老师向同学们介绍到苏颂是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政治家,主持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被誉为“钟表的鼻祖”,他还是药学家,主持编著的《本草图经》是我国古代的药物学巨著。同时他还是一位外交家、文学家。他多次出使辽国并写下了大量的使辽诗。去世后,南宋理宗赐号“正简”,因此他的出生地同安素有“正简流芳”的美誉。

其中张老师重点向营员们讲解了甚至可以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创下六项世界第一,领先欧洲机械时钟几个世纪,可以被誉为“现代钟表”先驱的伟大发明——水运仪象台。

在营员们的阵阵惊呼声中,张老师按照水运仪象台由上到下的构成部分顺序,向营员们介绍了组成的三大部分,分别是位于最高处露台的浑仪,位于中部用来演示天体运行的浑象,处于中下部的由水力系统驱动的昼夜报时系统,并言简意赅地讲解了每个部分的功能及其运作机制,营员们听完对于先人们的智慧更是赞不绝口。

张老师还向营员们介绍了苏颂的“第七项世界第一”——《本草图经》。作为世界上第一部图文结合的药物图谱,把本草类著作从药物学提升到博物学的高度,成为本草学的里程碑。连举世闻名的《本草纲目》都有74处引用自《本草图经》。

讲座的最后张老师和营员们谈到苏氏的家风家训,希望能够对营员们有所启示。为人为子要有忠勇报国的精神和尊礼重教的教养,为仕为官保持勤政爱民的品德和公正清廉的操守。张老师将苏氏家学最重要的三点与营员们共勉:

其一,“非学何立,非书何学”,广读博学,学贵于勤。对于苏氏家训而言,学习乃立身之本,应当不断积极求学,从书中汲取知识,博学广才;

其二,道德先行,“道德先于文华”,大丈夫要为国尽忠,为国效力,为官清正廉洁,不贪不腐,恪守信用;

其三,于教育而言,身教重于言传。知行合一,长辈以身教示范,引领晚辈,在生活实践中,以榜样作用潜移默化影响子孙言行。

悠悠闽南韵,共享“童玩”趣

童玩是最具闽南风土特色、文化元素的“活化石”,蕴含着浓郁的传统文化和非遗文化,为增强学生们对闽南传统文化的兴趣,我校夏令营通过开展闽南童玩体验学习活动,来锻炼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对闽南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

营员们人手一个毽子,反复练习,从一开始动作笨拙生硬,到后来有所长进,终于能踢个五六个。在老师的一声令下,营员们将毽子踢向空中,试图比比谁踢得更高。

最简单朴实的游戏,往往带来最真实的欢乐。营员们手忙脚乱地接着抛起的鸡毛毽子,旁边的营员们看着他们滑稽的身型,哈哈大笑,大伙都呲着个牙花,乐在其中。在营员们的欢笑声中,“悠远闽南韵文化采风之走近苏颂”夏令营活动走向尾声。

本次夏令营,通过以组织营员沉浸式参观苏颂故居芦山堂的方式、欣赏闽南传统曲艺“布袋戏”之闽南(苏颂)传统选段和角色体验、聆听苏颂文化讲座等方式,感受同安地域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厦门本土特色小吃,感受浓厚闽南饮食文化,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青少年对本地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继承与发展“苏颂精神文化”,促进青少年整体素质的提高。激发同安学子作为贤相故里的青少年一代,应当有的讲好苏颂故事,传承发扬苏颂精神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文:方冰彦、郑美玲

图:杨婕妤、赵冰晶

审核:詹彬彬

单位:厦门市东山中学

时间:2023年7月2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