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明媚,秋风徐徐。2018年11月26日,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厦门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中期评估活动在同安区新民中心小学隆重开展。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林斯坦教授、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室冯云主任、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助理杨清研究员、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音乐林培荣教研员、集美大学刘小辉教授出席了本次中期评估活动并作为论证专家。嘉宾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工会主席陈春兰、同安区新城小学吕志评校长、同安区新民中心小学黄维哲校长也出席了本次评估活动。
(主持人邵文川宣布中期汇报活动正式开始,介绍出席的论证专家们和嘉宾们)
上午进行的是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邵文川老师主持的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陈春兰老师主持的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闽南乡土音乐多路径传承的实践探索》中期汇报。
(邵文川老师的省级课题中期汇报中)
(陈春兰老师的省级课题中期汇报中)
专家们分别听取了主持人邵文川老师关于《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和陈春兰老师关于《闽南乡土音乐多路径传承的实践探索》的中期检查报告。两位老师分别从课题的由来、研究工作主要进展、取得的阶段成果、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下阶段研究重点与措施、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了课题的简单回顾,针对课题目前的研究情况、成果、疑难困惑、后段设想进行了陈述、汇报。
论证专家通过认真审读两个课题中期汇报书,听取了课题组的研究工作汇报,翻阅了前期阶段成果,刘小辉教授、林斯坦教授、杨清老师三位论证专家一致认为《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有如下几个亮点:一是立足实际,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二是课题研究中,优质、有效地体现了应用性理论的指导,而且更强调方法论的指导,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应用数学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效率,更具有导向性、方向性、指向性。三是体现了表层感知记忆走向深度的理解性记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四是巧妙、科学地融入了一些专业性的量表,让人欣赏到深度学习课堂的美景,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五是归纳出几个比较好的策略。
(林斯坦教授对邵文川老师的省级课题进行评价)
(集美大学刘小辉教授进行点评)
专家们肯定该课题研究优点和可持续性探索后,林斯坦教授还提出完善建议:希望策略、多元化表征继续细化,比如阶梯性问题:从具体到抽象,从图形、文字到数学符号,由简到繁等,体验性教学可更丰富一些;加强可推广性,注意收集过程性成果,加强社会的影响成效。刘小辉教授也提出了完善意见:1.分课型、对象、层次等不同维度构建策略,对这些策略还可以进一步跟进、监测,让其更具有预见性、可操作性;2.建立起跟深度学习相关的逻辑关系;3.量表的制定当中,分析不够深入,可以找一个中间值或者标准分,从分值的角度来看教学效果。杨清老师还提到了:每个策略可以继续细化,让所有教师更好地运用这项成果。
接着林斯坦教授、林培荣教研员、杨清老师三位论证专家对《闽南乡土音乐多路径传承的实践探索》课题进行了肯定,乡土文化本身是一种文化,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民族符号。该课题落实了音乐的三大核心素养:一是审美感知,二是艺术表现,三是文化理解。课题的开展过程中社会影响成效还是比较大的。
(音乐教研员林培荣对音乐省级课题点评中)
(杨清研究员评价中)
专家组也为该课题提出完善建议:1.打破闽南地区,走向更广阔的地方;2.注重语言下的本土音乐学习;3.整理可推广的间接性的教材;4.要形成和规范多种路径的传承;5.注意和其他学科课程的学习;6.文化多途径传承过程中,要分学段进行研究。
最后,课题鉴定组认定,两个课题均已达到预期研究目标,可以通过中期评估。
午后,沐浴着阳光,浸润着花香,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厦门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中期评估活动继续进行着。下午活动伊始,由同安区新城小学叶剑波老师对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史料应用策略研究》进行中期报告,报告从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过程中进行的重要变更、研究的下一步计划以及可预期的成果五个方面进行阐述。该课题组通过一系列扎实的研究性活动,不同时期问卷调查的对比、学生分年段分类型针对课题内容安排学习探究及成果展示等等,理论学习和反思探索相结合,展示了数学史料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丰富应用。紧接着,由新民中心小学洪彩云老师对厦门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基于深度学习的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进行中期报告。该课题通过一系列关于数学概念的公开课研讨、片区课探讨、数学概念的深度学习研究课例、解读教材、开设讲座、撰写论文等等展示了课题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以深度学习,以研促教为主要创新点,有序推进,科学实践,大胆尝试,探索策略,发展学生对数学概念课程内容的深度理解和有效应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叶剑波老师进行省级课题中期汇报中)
(洪彩云老师对市级课题进行中期汇报中)
论证专家组们通过认真审读课题中期汇报书,听取了课题组的研究工作汇报,翻阅了前期阶段成果,提出了针对课题的相关意见和建议。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林斯坦教授对叶剑波老师的课题给予了好评,他指出,史料即文化,数学史料的教学是数学学科的传承教养,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载体。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关键在数学课程文化的渗透。教材中的渗透仅仅在与课后的知识简介《你知道吗?》《数学之美》之中。应用较为缺乏,本课题恰恰突出策略的应用,弥补了这一缺憾。同时,林教授也提出几点改进意见:1.史料的整理可按照六大核心素养进行归纳,分类,以便进一步推广应用。2.研究的策略要更具有可操作性,操作的策略要规范、标准、有具体要求、形成有效的评价。3.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把学生的兴趣发展为学生的爱好进而加强孩子们对数学史料的创造探索精神。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助理杨清研究员针对本课题也指出:课题的问卷呈现不太明确,前期可以图表展示中期要针对数据挖掘信息:史料分年段与核心素养挂钩非常好,但如果能针对不同的核心素养进行史料的整理那会更完善;问卷与研究的关联度不够深入,对问卷问题的设计和调查的方式要有技巧性;最后,杨青研究员指出,如果校本课程有机会要开设成一门新的课程,是课题取得的进一步成果。集美大学刘小辉教授针对课题提出两点建议:课题可以思考从小学角度需要什么?结合小学数学要如何做?要有选择的顺应小学课程进行重构,其次,课题可以抓住某一阶段的孩子,按需要开展及其中的效果,开展过程中如何体现核心素养等等。
(林斯坦教授对叶剑波老师的课题进行评价)
(杨清研究员和刘小辉教授对叶剑波老师的课题进行点评)
针对洪彩云老师的课题三位论证专家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专家们指出该课题对于数学概念的教学产生积极作用,课题有针对性,主题清晰。同时也针对课题提出了相关建议。林斯坦教授提出:1.概念数学的教学要与数学阅读的能力相结合,不仅仅停留在教师的教,更要转变为学生的自主学。2.数形结合图的呈现方式、种类要丰富,这样有助于学生深度理解概念的内在含义。3.教学有效性的判断有待考量,有效性的评判标准需要进一步设定。杨清教研员提出:1.观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有待改良,要形成自己的观察量表。2.对于观察量表的分析和挖掘可以进一步深度,看看是否能反应教与学是否有深度?教学是否有效等等的问题。3.是否是有效的教学策略得在课后进行评价与分析,并且对策略进行调整。4.个案的研究只能作为文献的研究,要基于本校、本课堂进行挖掘课例研究。刘小辉教授对于杨青研究员提出的观点表示赞同。
(林斯坦教授、杨清研究员、刘小辉教授对洪彩云老师的课题进行点评)
最后,课题鉴定组认定,两个课题均已达到预期研究目标,可以通过中期评估。
(会后,课题组老师们和专家们合影留念)
(会后,课题组老师们和专家们合影留念)
通过这次的中期汇报,参与的老师都收获不小,将会在科研之路上幸福起航!四个课题组将会有更好的发展,将引领学校不同学科教师积极开展科研课题教研,提升教师教育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