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8日上午,同安区一年级下册小学语文新教材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同安区滨城小学如期展开。参加本次活动的为同安区一年级语文教师代表,本次教研活动采取先听课后评课的形式,来自滨城小学的叶燕兰老师和来自新民中心小学的林雯彬老师分别为大家展示了《荷叶圆圆》以及《动物儿歌》这两节课。两节课从备课组集体备课到课例展示的整个过程都做了精心的准备,切切实实为大家呈现了两堂生动扎实的低年级语文课。
第一节课由叶燕兰老师执教《荷叶圆圆》。在课堂教学中,叶燕兰老师紧紧抓住一年级课堂教学的重点:识字写字和朗读,采取了多种识字策略如:字理识字、通过偏旁表义识字、做动作识字、利用部件猜字等,让孩子充分认识到识字有方法,降低识字难度,提高识字兴趣。其次,对于一些常见的字,叶燕兰老师也略教识字方法,只让孩子读准字音。在朗读的教学上,叶燕兰老师不仅关注句与句之间的“标点符号”的停顿,更加关注长句中的停顿,通过个别读、齐读、男女生读等形式进行练习和巩固。在读通读顺课文之后,叶燕兰老师聚焦第一自然段,指导好学生读好轻声的字音,也让孩子模仿课文的句式,学着说几句话。最后,在指导孩子写生字的时候,叶燕兰老师提醒孩子写字的步骤,引导孩子先观察字形,并且明确书写评价标准,让孩子带着目标当堂写字。书写练习有目标,课堂书写有实效,切实达到了训练的目标。
第二节课由林雯彬老师执教《动物儿歌》。生动有趣的导入让孩子仿佛进入了动物世界,通过认读结识了许许多多的动物朋友。林雯彬老师抓住了动物们名称共同的部件“虫字旁”,带领孩子了解“虫字旁”所代表的的含义。同时利用课件,生动地把“形声字”的形旁、声旁展现在孩子面前,引导孩子们观察,在林老师的精心准备下,孩子们马上发现了生字的秘密。林雯彬老师乘胜追击,出示一组“课外字词”,让孩子根据“形声字”的识记特点识记生字,降低了孩子识记的难度,增强孩子识记汉字的信心。扎实的字词教学之后,林雯彬老师把孩子带入了动物儿歌的王国里,从观察图片孩子,先让孩子们用“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进行说话,从而导入文本的学习,教学中林老师时刻围绕着“谁在哪里干什么”渗透到每一句诗歌中,让孩子们对儿歌的表达结构有了充分的认识,继而再让孩子用这一结构进行表达。从字到词到句,层层递进,孩子们也跟着林老师的节奏慢慢掌握。
两节课的展示结束后,由滨城小学林素芬老师、李昆祥老师为全体参会老师朗诵了《学生的名义》一诗,勉励在场的每位老师将无私的爱奉献予学生。
在课后的评课环节中,在进修学校教研员吕玉敏老师的主持下,两位执教老师阐述了今天所执教的课的设计意图,我区几位与会教师分享了他们的所思所得,他们对两位老师执教的课都给了充分的肯定,几位老师的点评对于在场的每一位一年级语文教师都是金玉良言。最后,进修学校教研员吕清香老师提出了宝贵的建议。首先,我们要了解学生的特点,分析学情,把指导朗读的面覆盖得更广一点,争取人人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指导,第二,教学设计中要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在抓住孩子们的好奇心的同时,把更多直观的、形象的、具体的内容呈现在孩子面前。
本次活动为同安区一年级语文教师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形成了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让我们携手共进,为了所有桃开李放,为了所有学子圆梦,我们带着一颗执着的心回归讲台,传道、受业、解惑。
(供稿: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同安区滨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