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优质教育又添一新“名片”——1月6日,同安区政府与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以下简称新教育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立德树人、教育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立体化合作。
下一步,新教育研究院华南总部将落户同安,将以同安为核心,向全省和南部省市辐射,在校园文化创设、学校管理、课程开发、课堂改革、教师成长等领域传递先进理念,推进科研实践。
教育界人士表示,这也意味着,未来同安区将成为新教育华南区域的展示中心、教育科研中心、教育招商中心。
【】新教育如何扎根同安?
何谓“新教育”?新教育实验始于朱永新教授2000年出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书中提出了“理想教育”的基本思想。新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重视学习及阅读习惯的培养,强调学校的责任以及教师、家长在教育活动中的示范作用,倡导家校合作共建。
自2000年至今,全国已有5500多所学校、600多万师生参与。厦门有18所学校参与研究,其中14所在同安。这得益于同安区长期以来广泛持续的探索。
此次签约仪式为同安新教育再添“新火种”。同安区将区属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四口圳学校委托给新教育研究院管理,开展有效办学活动,努力将该学校举办成为一所具有鲜明新教育特色的高品质学校,打造区域优质教育品牌。
同时,新教育研究院华南总部将落户同安。它将以同安为核心,向全省和南部省市辐射,在校园文化创设、学校管理、课程开发、课程改革、教师成长等领域传递先进理念,推进科研实践。
“新教育办学,是为了将新教育实验成果更立体、更有效地转化为教育教学生产力。”新教育研究院荣誉院长卢志文表示,合作开始后,全国最好的新教育研究成果、人才都将汇聚同安,丰富同安教育内涵,提升同安教育品质。
卢志文透露,新教育研究院还计划在条件成熟时开启“1+n”模式——通过打造新教育学校这张名片,带动周边更多学校优质发展,为区域教育水平提升注入新动能。
同安区政府主要领导在致辞中表示,今天,同安区与新教育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对优化同安区教育资源、提升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新教育为何青睐同安?
据悉,新教育研究院由教育家朱永新教授发起,作为民间教育改革实验组织,已深耕教育20年,取得国家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等殊荣。
如此优质的教育资源,为何选择走进同安、扎根同安?
新教育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同安区教育人文积淀深厚,新教育实验在同安区人民政府、区教育局的高度重视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应该说,同安区是福建新教育实验研究的发源地、排头兵。
2010年,同安第一所新教育实验学校——梧侣学校创建;2014年,新教育萤火虫厦门站在同安扎根,成为全国品牌站点;滨城小学、同安第二实验小学、五显中心小学等先后成为新教育实验校。
2018年,同安区成功承办了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以“让世界看同安,让同安听世界”的办会高度,展示了同安人文教育的独特魅力。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朱永新教授曾表示,同安区是教育的多样性、人文性最具代表的新教育沃土之一。
得益于此,经前期考察论证,新教育主导机构、新教育研究院明确:将同安区列为福建省内新教育学校的优先合作区域。对可能实施的合作办学项目给予尽可能的倾斜支持。
“我们有信心将同安这所新教育学校打造成厦门优质教育新名片。” 卢志文说。
【名词解释】新教育
新教育实验始于朱永新2000年出版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书中提出了“理想教育”的基本思想。新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重视学习及阅读习惯的培养,强调学校的责任以及教师、家长在教育活动中的示范作用,倡导家校合作共建。
在不断的发展中,新教育形成了十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育。
转发自同安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