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学习的姿态,迎接开学到来 ——2017同安区教师暑期全员培训活动报道之一(小学语文)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8-20浏览次数:554

用学习的姿态,迎接开学到来

——2017同安区教师暑期全员培训活动报道之一(小学语文)

  

八月桂花遍地开,十里飘香满城芳。伴随着夏季未退的暑气,我们迎来了2017同安区小学语文教师暑期培训。此次培训由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小教室组织,小教室主任洪延平主持。在同安区第一实验小学云溪校区举行。主要邀请各位专家为小学语文三个学段的老师开展以“学业评价”为主题的培训,让老师们用学习的姿态,迎接新学期到来。

                

一、读透文本,精心命题

814日上午,暑期培训拉开了序幕。此次培训,教研室邀请了市教科院教研员肖俊宇老师,他为我区语文老师带来了一场以《透彻解读文本,精心命制试题》为主题的讲座。虽然窗外骄阳似火,但是老师们培训的热情不减,不仅主会场人山人海,就连二楼的分会场也人头攒动。

 

带着思考,怀着期待,老师们开始了夏日的培训之旅。又见肖俊宇老师,他仍是一派潇湘君子之姿,温文尔雅,字字珠玑。老师们在肖老师的引领下也诗意地畅游于文字的世界。对于新课标语文的教学把握与试题命制,肖老师认为要致力于教学评一体,他提出了四点见解:1.透彻解读教材的目标点;2.把握教学的探究点;3.潜心琢磨考试的设题点;4.精确捕捉反馈的改进点。

为了更好地让老师们理解他的观点,肖老师带着老师们一起研读《乡下人家》第一、二自然段,研读中兼具了宏观与微观方面的探究。肖老师提出,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抓住景物、概括特点、理解词韵、学习表达、读写融合。肖老师智慧的思考,精彩的论述仿佛在我们心中催开了朵朵莲花,受训老师们也纷纷参与交流讨论。

 

在潜心的研读后,设题点也就应运而生了。一个个精心设计,意在提高学生阅读素养的题目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课内得法,课外活用,课外阅读《质地》一文,肖老师精心阅读读析文后,也抓住题眼,巧妙设题。老师们听后发出阵阵惊叹。

一上午的培训,肖老师带领大家了解了文本要潜心地研读,试题要精心地命制。注重细节,才能赢未来。在场的老师静静地聆听着、记录着、思考着……碰撞出朵朵智慧的火花。

二、共思写话,探索方向

如何教学生写话?如何测试写话?如何评价写话?这几个问题一直深深地困扰着不少教低年段的老师。814日下午,厦门市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蔡春龙老师为同安区全体低年段语文老师带来了一场题为《写话的评价与测试分析》的专题讲座,给了大家不少启发。也让大家站在一个新的角度重新思考关于低年段写话应该如何教学、测试与评价的问题。

作为教低年段的老师,往往把“写话”这个概念等同于“看图写话”。蔡老师的话打破了我们的思维定式,他说:“没有图也可以写话。”

首先,蔡老师展示了《啄木鸟帮大树爷爷治病》《小兔拔萝卜》《花盆》《遇难的小鸡》等几篇二年级学生的写话作品,并请在座的几位老师朗读这些作品。

紧接着,蔡老师向在座的老师提出了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学生写话时你提了什么要求?你是怎么评改学生的写话的?评分的依据是什么......引发大家思考后,蔡老师引用了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教材中看图写话练习,结合教参和课程标准,为老师们梳理出了二年级写话练习的要求。蔡老师认为:和传统的看图写话相比,现在的写话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写话呢?蔡老师通过具体的实例来讲解,为大家解疑释惑。

 

如何评改学生的写话呢?这也是一个令老师们头疼的问题。蔡老师为我们仔细地解读了课标,并在评改写话的过程中,围绕着写什么、怎么写、写得怎么样、标点是否正确使用、书写如何这几个问题,把课标转化成了便于操作的标准,这种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三、解析题型,开拓思路

盛夏八月,暑气正浓,昨天一天的培训给大家带来精神的盛宴。815日上午,精彩继续上演。此次由丽圈老师带来的《编制小学语文阅读测试题的实践与反思》讲座。

孙丽圈老师指出考试作为教学的指挥棒,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讲座中,孙老师针对课改以来的语文阅读测试题的类型及命题方向做了梳理,并结合课标进行解析,既有理性的题型分析,又有感性的教学感悟,这场讲座如一阵夏日凉风,拂去了语文老师们对阅读测试改革的困惑。

 

一套语文试题,要全面充分体现语文教学要求,考察教学效果,同时也考量命题命题者的语文教学素养。因此,深入研究语文试题编制工作,是发挥考试评价的诊断与发展功能所必需的。孙老师首先告诉我们,命题应该基于《语文课程标准(2011)》,包含积累、阅读与写作(写话)三大部分,不同学段权重分配不一样,考察点也不同。

积累与应用部分主要考察字、词、句、段和诗文,孙老师用经典试题,让老师们共同思考每道题出题的用意和考察的知识点是什么。阅读部分一般有文学类(记叙文、散文、哲理小论文)、实用类连续文本和实用类非连续性文本,所有情境材料都不能来自教材或教辅,鼓励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要求教师教给学生阅读的策略。孙老师同样举了几个例子,让在场的老师们明白阅读题通常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考察,分别是:检索、理解、运用、评鉴、质疑与创新。

 

在讲座中,孙老师既为我们分享语文阅读测试题的改革方向,也与我们探讨在此背景下的教学改革。我们要教准、教到,还要善于反思。孙老师告诉我们:“教课文,教阅读,在阅读中学习。”语文源于生活,阅读源于语文,在课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将是我们接下来努力的方向。

经过一天半的培训,讲座圆满落幕。每场讲座都爆满,老师们群情激昂,用心专注,收获满满。洪延平主任也在每场讲座结束时做精准到位的点评,为讲座起到画龙点睛的妙处。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这样理解教育:“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三场精彩的培训顺利落下帷幕,但在老师的心田里播下了思考的种子,相信精心浇灌,认真实践,它们将在新学期发芽生长,撑起新学年教育的一片浓荫。

                               (图文/杨欣、肖群、郑晓恬)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