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职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典型案例

发布者:同安职校办公室发布时间:2017-09-22浏览次数:447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为了实现科学化管理、高质量育人的目标,学校在教学管理中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根据学校管理基础,完善学校管理机制,从吻合校情的实际出发,以常规教学检查管理结合专门的督导巡察、信息反馈、评价分析、调控整改等措施,构建一套由学校、企业和社会机构等多方参与的中职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案例描述

(教职成[2010]9号)关于创建国家示范校明确要求:示范校要建成改革创新的示范、提高质量的示范和办出特色的示范。根据教育部教职成〔20157号文件和市教育局[厦教职〔20165]关于进一步提升职业院校管理水平的文件要求之(六)开展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行动中明确指出:建立健全由学校、行业、企业和社会机构等多方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可见,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十分必要、势在必行。

鉴于中职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以及构建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必要性。本文就从如下两大方面共六个子方位论述如何科学的、全方位的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一)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1.教学质量监控组织保障体系的构建

教学质量组织保障体系主要由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校企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教务科、各年级专业群教学部、各专业教研组、教学督导工作组、学生信息员队伍、校企联合共管的组建的实习管理处等构成,主要履行组织保障等功能。

2.教学质量监控信息收集体系的构建

教学督导委员会和学生信息员队伍为质量信息反馈主渠道,除此之外,信息收集主要还包括:校领导评价信息、学生评价信息、专业群教学部的评价信息、网上评教信息、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信息、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信息、校企对接交流会信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议信息等建立多方位的、及时的、有力的教学信息体系,以便对教学实施过程或制定人培方案时进行有效参考,适时调整

3. 教学质量监控督导体系的构建

教学质量督导体系主要是成立以分管教学副校长为组长,教务科长为副组长,其它行政领导和专业负责人为成员的教学质量监控督导工作组,是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监控手段。通过对全校的教学秩序、教学质量及教学工作状态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依法依规开展“督教、督学、督管”活动,交流、研讨学校教学工作状况,为改进教学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4.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

为了强化教学质量监控的管理力度,必须构建相应的管理制度体系,让监控管理有据可依。主要针对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考核评价、顶岗就业等方面建立一整套制度体系。

5.教学质量诊断与调控体系的构建

监督是为了提高管理效率,诊断是为了确定问题归因,调控是提出整改补救措施,确保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的一环。对管理过程中各种反馈信息实时诊断,对出现的偏差和问题,及时形成调控意见。对于涉及各专业教学部日常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教务科直接进行反馈与诊断,并检查落实调控结果。对于涉及全校性及教学基本建设等问题,教务科将整理的意见和分析建议以书面形式提交校长办公会确诊,形成了调控意见,并动态关注调控结果。

(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教师教学评价主要从课堂和实训课两方面: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实训教学评价从教学准备、教学态度和教学能力、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方面进行评价。可通过公开课评价表、说课评价表、教学设计评价表、学生对教师满意度测评表等方面加以评价。

课程考试评价主要从考试命题、试卷两方面。可以通过期中/期末考试质量分析表加以评价。

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在校学习质量评价和毕业生质量评价两部分。学生在校学习质量是指:由科任老师从平时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期中考成绩和期末考成绩等四方面进行综合评定,作为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结果。校外学习质量是指:对毕业生质量评价,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由学生本人、学校管理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共同填写《毕业生实习手册》,评价毕业生实习质量。

二、案例分析

目前,中职校教学质量管理机制的运行主要体现于对新进教师和新开课程的教师进行听课评议跟踪,及时反馈存在问题。通过教学常规检查,主要检查教案、课件、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督促教师履职尽责。通过公开课互相交流教学体验,通过学生测评了解教师留给学生的执业印象,让老师树立课堂教学威信。通过专业技能考证由市人劳局技能鉴定考评中心实施教、考分离,以提高专业技能证的信誉度,考验专业教师的教学质量。实施教师业务量化考核评估制度,实施对教师教学工作年度评优评先和职称晋级考评制度,无疑对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从整个教学质量监控的机制来看,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教学过程管理不到位。二是教学质量难于考评。三是实习质量监控较薄弱。四是教学质量管理功能发挥不足。

三、案例反思

鉴于中职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必要性, 印证了搞好学校的督学工作必须构建监控与评价体系,学校督学工作中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体会与思考:

1.体现了学校过程管理的精细化。该体系的建立由各职能督导部门对人才培养过程进行全程跟踪、事无巨细,注重全程的信息采集、反馈,保障信息的真实性和全面性,利于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加以补救,确保管理质量和制度落实。

2.体现了以人为本制度管人。该体系构建了相应的管理制度,让监控管理有据可依。主要针对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考核评价、顶岗就业等方面建立一整套制度体系。体现制度管人,公平公正,对事不对人。

3.体现了准确诊断、宏观调控和可持续发展。该体系建立了多方位的、及时的、有力的教学信息,以便对教学实施过程或制定人培方案时进行准确诊断,适时调整同时,不断地接受和分析人才市场的需求信息,给学校领导者提供决策的依据,以便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与规格,更好的为地方企业输送适用人才,人才培养方案的滚动修改是学校宏观调控的重要举措,是维护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4.体现了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督导功能。该体系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训教学和学生的在外学习、顶岗实习等方面进行全程、全方位考评,起到规范师生的教与学的作用,促进了师生追求教与学的实效和自觉行为。

5.体现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多维性。学校的办学效益好坏最终体现在毕业生在各行各业的工作能力,该体系除了评价学生在校学业成绩外,还构建了用人单位和家长满意度等多方评价。

6.不足之处:重教学质量评价,轻德育过程管理评价。由于该体系是针对教学质量评价,所以没有融入学生管理中的行为表现,学校的德育管理主要以德育积分进行约束与评价。


                                                                                             2017428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