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共同提高厦门市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在我校举办市小学语文送教下乡暨同安区“聚焦重点段”阅读教学主题教研活动。全区各直属校、中心校均派代表参加此次教研活动,我校语文教师全员参加。
此次活动为我们呈现了五堂精彩缤纷的语文课堂。五缘二实小黄森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下册的《乡下人家》,开篇以几首古诗作为导入引起学生对于乡下风景的共情。整节课紧扣主题抓住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特点赏词析句,为我们呈现了一堂精彩纷呈的好课。
海沧教师进修学校席霍斌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上册的《好汉查理》。席老师开篇便紧抓二年级下册及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出现的小泡泡问题,以此引导学生将这些问题进行归纳,之后还抓住课题,试着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席老师的课堂目标明确,全课直指目标。通过这一节课的开展,听课老师能明显感受到学生提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上课之后得到了具体的提升。通过疑问引导思考进行阅读,再通过对提问的归纳指向有目的地阅读的确是略读课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与此同时,录播室进行的是公园小学庄少芸执教的三年级《看图编故事真有趣》。庄老师以观察加想象,注重学生现场的生成点,把握时机引导纠错,切实有效地培养了孩子爱观察、乐于写话的兴趣。
槟榔小学吕珈臻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的课外阅读《火印》导读。吕老师以预测策略教学学生通过文本信息、书籍资料、联系生活经验和影视作品来预测小说情节发展。
市教科院邵巧治老师为我们呈现的是五年级课外阅读《石缝间的生命》。该篇文章是初中阶段的课文,全篇1600多字,可谓具有一定难度,可邵老师却大胆地结合四年级所学的《生命 生命》进行“预测策略”、“验证策略”学习方法的教学,为今后的写作铺路,在不断比较中提升学生的自我写作能力。
第四节课,由同安小学语文学科中心组叶莹老师组织执教老师与听课老师进行活动小结。各执教老师分别叙述了自己的教学目标和设计思路。吕老师总结自己的课堂,将教学目标归结为三个“给”,给策略、给兴趣、给思维方向。给策略,让学生学会运用预测策略读小说;给兴趣,力求通过课堂让学生喜欢上这本书,甚至喜欢上阅读;给思维方向,吕老师说低段学生应当学会猜测,而高段学生则不能再停留于此,建立在一定依据上的预测是高年级学生应当具备的能力。之后,在场的听课老师还针对所听的五堂课进行提问,执教老师现场进行解答。关于“对于孩子提出的破碎问题如何引导”这个问题,邵老师和席老师分别进行了专业的回答。首先是联系自身生活看是否可以自行解答,再者是换位思考,进入角色,但席老师提出,关键是要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通过平时的教学要引导学生从选材、布局谋篇等入手提问,而三年级首先应当让其养成大胆提问的习惯。邵老师还提出要重视逻辑思维的培养。逻辑思维不仅应当在数学课上培养,语文课堂也同样重要;只有形象思维是不够的,邵老师提倡阅读各式各样的文章,但仅有形象思维是无法支撑的。
通过这次活动,听课的老师都受益匪浅。专家们为我们传递了新的教学策略、教学思想,这样的一场落到实际的研讨引人深思,相信我校语文教师也会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不断运用,在运用中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