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冬日的温情阳光,在最凛冽寒冷的时刻,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充满温馨而珍贵的享受。2012年12月12日,第十六周小学数学区级主题《核心素养在课堂,让思维看得见》教研活动暨名师送教下乡活动在同安区西洪塘小学隆重举行。参加对象为2017年全体新教师和西洪塘小学的全体数学教师。
我们有幸领略了同安区第一实验小学苏佩瑜、张茹华和进修学校王冬晖三位老师的名师课堂风采。她们就像冬日的阳光,给了我们温暖,给了我们力量,让我们冬日沉寂的生命有了春意盎然的姹紫嫣红。
第一堂课由苏佩瑜老师执教三年级上册的《几百几十的加减几百几十》一课,她重视德育渗透——通过生活中的垃圾分类引出数学问题;她重视知识的联系和学法的迁移,整堂课结构严谨,层层递进,鼓励孩子们发散思维,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并从中进行方法优化。孩子们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本整堂课的学习活动中。
第二节课是张茹华老师执教的是五上的《植树问题》。张老师的课是智慧的,是灵动的,孩子们的表现就是最好的呈现。她尊重学生个性,重视培养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善于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她是一位组织者、引导者、更是一位合作者。在课堂开始,张老师创设猜谜环节,从“手”中引出间隔,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解决植树问题中,她引导孩子们学会将数学问题“化繁为简”。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历了猜一猜,画一画,算一算等多种学习形式, 在自主探究的形式下,在张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学生很快地构建起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从而顺利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紧接着老师又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类似问题,如设置障碍物,安路灯、排队做操等,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老师的睿智、学生的聪慧、思维的桥梁,这是一堂精彩的课堂!
第三节课是由王冬晖老师带来的三年级上册的《分数的初步认识》。 王老师以丰富的表象作为支撑,带领学生理解分数含义。课的开始,通过分月饼的生活经验,引出分数二分之一的表示方式,进而帮助学生理解二分之一。再放手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涂色、说一说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分数,再次感悟分数的意义。全课一气呵成, 在操作中学习,在活动中巩固。
三节精彩的课堂结束后,王冬晖老师组织全体教师进行评课研讨。“与人交换一个苹果,你的财富没有多大的改变,与人交换一种思想,你将多一种看问题的方法”。各位听课教师纷纷发表了自己对于这三节课的思考和见解。最后王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全面关注学生,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而作为教师本身,更应该善于反思自己,在教与学中提升自己,做好课堂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本次的教研活动,带给我们满满的收获。数学源于生活,一个数学问题就是一个载体,承载着数学方法,蕴含着数学思想。我们要且行且思,教孩子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问题,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与孩子们共同努力,并肩前行。
图文: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
同安区西洪塘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