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几周来莲花学区第一片区的教研活动开展有声有色。今天下午第一节,科学洪雅敏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别开生面的科学盛宴《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实验课。
科学课的教学重在“动手做”,必须让学生从“亲身经历的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入手,让学生亲自去观察、亲自动手实践、做总结报告、讨论交流,自我评价……只有让他们“亲自”做了,才能发挥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学会科学方法,体验成功的乐趣。在本课的教学中,洪雅敏老师紧紧围绕这个目标来开展自己的教学。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这一课主要是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变化,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学生在动脑思维、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明确了改变形状、利用漂浮物、改变重量或水里加盐等方法,可以使原来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在讲到如何使鸡蛋浮于水面这一环节时,学生兴致很浓。在学生看来,鸡蛋从来就是沉在水底的,怎么能浮起来呢。在老师提出这个问题以后,发现这个常识似乎是可以“颠覆”的,于是课堂上出现了许多奇思异想。如利用水的张力,将鸡蛋放在自制竹筏上。虽然有的想法可行性较差,但是我们很欣喜地看到,学生的思维不再停留在习惯的位置,开阔了很多
课后,莲花学区的所有科学老师们一起就这堂课给出了肯定的评价,也给出了很多的建议。每一次教研,对新教师来说都是一次很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