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以来,幼儿教育实践正在发生变化:“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确立,教师基于对幼儿的行为观察提供有效教育支持的工作模式逐渐形成。随着教育理念的改变,对幼儿的行为观察能力已成为幼儿教师最核心的专业能力之一。那么教师在游戏中如何有效的观察幼儿,发现游戏中的学习线索,促进自主性游戏的开展呢?这样的疑问也是我们众多年轻老师们的困惑。因此,我园于2018年12月4日带着“在角色游戏中幼儿自主性行为的观察分析”的教研主题,走进洗墨池幼儿园,与大同中心园、西溪幼儿园、阳翟幼儿园、志敏幼儿园、成龙幼儿园、城南幼儿园的老师们开展现场教研观摩,一同进行思维的碰撞。
集思广益,相互交流
随着主持人问题的抛出,老师们针对幼儿的自主性行为,及如何观察、观察什么展开了热烈的研讨,在谈论中不断碰撞出火花,分析观察要点,反思问题,分享共同的知识。
剖析视频,聚焦观察
理论运用于实践。通过一段视频,老师们共同观看撰写观察分析。只有真正懂得观察才能更好的了解孩子。
咖啡教研,浓香四溢
带着各自的“咖啡”(观察分析),老师们来到了以“世界咖啡”为教研模式的教研中,让老师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研讨,透过弹性的小团体讨论,真诚对话,产生团体智慧。同步对话,反思问题、分享共同知识、梳理思维。
限时2分钟的脑洞大开,布置咖啡桌,为自己的咖啡馆取个吸引人的名字,制作咖啡馆的标志牌。老师们各显创意。
在咖啡飘香的氛围中,研讨活动拉开了帷幕。桌长组织小组成员们就自己的观察分析进行了讨论,大家各抒己见,梳理、提炼成思维导图记录。
品尝完不同的咖啡后,小组成员回归,共同根据不同咖啡馆的观点及时进行补充和整理并记录,最后将这棵吸取各方养份的参天大树跟大家做展示分享。
趣味游戏,提升观察
看似简单的“叠宝塔”在游戏规则的限定下变得不那么“简单”,老师们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都成为记录者的观察要点。反观对幼儿的游戏观察亦是如此,我们用心去观察能更好的了解幼儿。
点评指引,明确方向
活动的最后进修学校的刘旭黎老师、施美苹老师也分别对此次的教研观摩做了简单的点评。均表示此次的教研观摩活动实效性强,能立足于老师们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教研,教研氛围轻松愉悦,形式丰富,能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刘旭黎老师还特意赞许了我园的教研活动思路清晰,层层递进,让老师们有所收获,同时也给出了可行性的建议。我园也将以此为基点,继续深入教研,解决老师们在教育教学中的困惑,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
通过此次现场教研观摩活动,使老师们学会了观察、乐于观察,同时观察应是循序渐进的,观察发现问题-分析并寻找解决策略-实施策略-再次观察并检查策略的有效性。虽然投入的精力更多,但是能更加有效的促进幼儿的游戏,这就是我们观察的意义。希望通过此次的现场教研观摩,片区内的姐妹园们能有所收获,将教研活动落于实处,通过教研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解决实践中的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