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智慧在碰撞中会更美好!
晨风伴着丝丝寒气,鸟鸣和着朗朗书声。冬日的早晨,一切都那么美好!校园里两棵高大的凤凰榕,依然挺拔苍翠,为这美好的早晨增添了些许绿意,也为今天远道而来的客人挥手欢迎!2018年12月13日,我校迎来了一场辞旧迎新的跨年之约——同安区2018年“福建省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校”教学开放日暨“福州·厦门·三明——三地三校协作体”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聚焦学科核心素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主会场设于我校电教室,英语学科的活动分会场设在录播室。参加本次英语研讨的与会教师有来自福州市仓山区实验小学、三明市三元区第二实验小学的部分老师,我校全体英语老师,也有区里的部分英语老师,大家齐聚一堂,一同分享这跨年的英语课堂教学研讨盛宴。
在我校英语教研组长张小明老师简短的主持开场白下,来自三明市三元二小的陈靓老师、福州仓山实小的林希同老师以及我校彭玉梅老师,分别为我们呈现了一堂精彩纷呈的观摩课,每一节课都呈现出不一样的风景。三位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课堂驾驭水平高超,现代化教学技术运用娴熟,课件制作精美,口语表达流利,给与会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三位老师又各有所长,陈靓老师的清新自然激情飞扬,林希同老师的娓娓道来如诉家常,彭玉梅老师的循循善诱行云流水,让与会人员纷纷为这三位老师的教学水平啧啧称赞,并及时进行点评互动交流。下面,就让我们随着镜头再次细细品味吧!
镜头一:对话教学三步走 思维发展层层有
首先,由我校彭玉梅老师进行抛砖引玉。彭老师带来的课题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Unit 5 What does he do? Part A Let’s talk&Let’s learn.》这是一节对话课。对话课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课型,是学生实现真实交流和自然交际的重要途径。在本节课中,彭老师主要从对话前、对话中、对话后三个环节着手,分步走,引领学生进行学习新知识。
对话前,利用歌曲、听力活动导入对话。一首轻快明丽的歌曲《What’s his job?》开启了教学流程。在彭老师关于:“What's the song about?”的引导下,利用思维导图进行jobs的词类复习,继而关于本课目标语句的初步谈论:What does he/she do?He/She is a ...。接着,彭老师利用教材文本Let’s try这个对话教学的引子,在听力输入中让学生初步感知新的语言结构,为进入正式的对话教学做好准备。这样,利用歌曲、听力活动开展听力训练,集热身、听力训练及话题导入于一体,简洁又高效。
对话中,以生为本,推进对话。在对话教学过程中,彭老师主要采取语篇整体输入,渗透听音和阅读技巧,让学生学会运用方法解决问题,整体理解,视听结合;接着,结合课件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对话内容,进行小结的同时也引导孩子思考Where?和How?这两个问题,为后面进阶版的任务做铺垫,同时也有利于第二课时教学的开展。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
对话后,真实任务,自然对话。彭老师引导学生走出文本,利用调查表的形式,结合调查同学父母职业的话题,实际运用语言展开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场景中把文本语言活化为真实语言,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镜头二:挖掘文本内涵 促进思维发展
接着,给我们带来精彩课堂的是三明三元二小的陈靓老师。陈老师执教的课题是外研社五年级上册《Module 10 Unit 1 He was in the kitchen.》在本节课中,陈老师深入挖掘文本内涵,从听、说、读、写角度入手,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听:1.听歌曲。课前通过欣赏有关于介词的歌曲,既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间距离,又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复习。2.听文本录音。解读文本内容时,通过三次不同层次不同维度的听音,一步一步深入解读文本。第一遍,让学生带着问题看动画视频,整体输入,视听结合,获取新知;第二遍,再次听音并连线;第三遍,听音,结合文本,找出关键词句并判断。通过这样层层深入剖析文本,努力提高学生的审辨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水平。
说:说词(学习新单词,各种形式读)——说句(学习新句子)——说对话(pair work一问一答)——说段落(看图进行描述、提问)。这些活动在陈老师的课堂上更是比比皆是,且层层递进,学生由听过度到说,语言开始输出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读:1.听音模仿朗读中,指导学生朗读。2.解读完文本,让学生结合板书内容,通过教师提示语,复述课文。First,...,then,...,then,...,last,...。这样,有利于学生梳理文本内容,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写:在前面充分的听、说、读环节后,学生的输出落实到笔头上了,让学生看图写小短文。进而,关于“Keep the room clean!Don’t put the things anywhere!”的情感教育也就水到渠成了!
这样,本节课集听、说、读、写为一体,有机结合,螺旋上升,全面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综合语用能力。
镜头三:关注教学细节 构建高效课堂
最后,福州仓山实小的林希同老师也呈现了压轴好戏。林老师执教的课题是闽教版四年级小学英语第三册《Unit 8 The Spring Festival Part A》,这是一堂富有年味的课。在本节课中,林老师关注到一些教学细节,巧妙处理文本,构建高效课堂。
关注学生学习方法指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教学新单词festival时,学生猜测不出词意,林老师带领学生利用英文字典软件查找词意,教给学生使用电子工具的方法。又如,教学family一词时,林老师从该词的构成特点入手:Father and mother,I love you.这句话每个词的首字母合成。既让学生明白家庭成员应相亲相爱,又让学生掌握该词的记忆方法,现场马上背诵记忆单词。
关注学生情感教育渗透。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感受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在这点上,林老师可谓独具匠心,整节课随处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一开始利用宋词《元日》开启教学流程,直接切入主题;揭示课题后,用红红的福字春联书写课题;课堂期间,多次呈现与春节有关的活动场景图片,围炉、包饺子、看春晚等等;课的结尾,又利用歌曲《 Happy Chinese New Year》,活跃课堂气氛,将课堂推上高潮;课中,小组的评价机制也以红包作为奖励物品,很贴切教学内容,无疑是点睛之笔。处于这样一个春节的元素当中,别说学生被红红红火火过大年的氛围所感染,连听课老师也沉浸其中了!
镜头四:思维碰撞 智慧共享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一堂课的评价肯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课后,在主持人张小明老师的组织下,大家一起进行了互动交流反思评课环节。首先,由三位执教老师进行教学流程简介以及教学反思。有自己教学设计的初衷,有自己磨课中遇到的难点,也有教后自己的不如意点,亦或是平时教学中的疑惑点等等,执教老师们也借此机会纷纷畅所欲言,在这个教研交流平台上分享自己上课磨课的心得与感悟。再者,与会老师也对三节课提出自己的看法与收获。真的是,课上学生学习激情飞扬,课下老师交流智慧共享!
窗外,风再大又怎样,天再冷又怎样?有这么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儿,相约点燃教学激情,互享教学智慧,这个冬天,我们很温暖!
(图:胡增燕 文:叶丽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