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着四月美好的春光,五显中心小学组织开展了同安区第四片区“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高阶思维培养实践研究”主题教研暨《“共读一本书”提升小学生阅读力实践研究》课题组活动。本次活动内容丰富,安排了两节生动有趣的整本书阅读指导课和一场精彩的讲座。
第一节课由张桂芳老师为我们带来《铁路边的孩子们》导读课。张老师开门见山,在导入课题后出示封面,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从封面获取信息,了解作者伊迪丝·内斯比特及译者任溶溶,并发现了“夏洛书屋”这个小细节,然后出示插图,认识书中的三个小主人公和他们的爸爸妈妈。无忧无虑、应有尽有的城郊生活画面和乡下铁路边昏暗住处两幅插图的强烈对比,给孩子们留下了一串的问号:为什么要搬家?爸爸去哪儿了?孩子们在乡下的生活是怎样的?张老师并不揭晓答案,而是适时出示目录,说:“目录是书的另一张脸,让我们到目录中去找找线索吧!”在浏览目录,预测故事内容之后,张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共读了其中故事性最强的章节——《抢救火车》。是谁来抢救火车?为什么要抢救火车?是怎么抢救火车的?结果怎么样?张老师把故事分成四部分,引导孩子们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分成四个小组边预测故事边阅读边验证。教室里,小手林立,这一组同学要提出自己的问题,那一组同学想说说自己的预测,另一组同学却急于分享自己知道的答案。铁路边还会发生怎样感人有趣的故事呢?爸爸回来吗?孩子们兴趣正浓时,故事戛然而止,一串的问号留下了阅读期待,张老师鼓励孩子们自己到书中去寻找答案。
第二节课是由竹山小学的李阿香老师带领五年二班的孩子们一起追寻沈石溪的《狼王梦》。在简单的聊书之后,李老师以一声狼嚎引出故事《狼王梦》,接着引导孩子关注封面、勒口、扉页,浏览目录,渗透整本书阅读的一些基本方法。接着,李老师出示人物关系图,带领孩子们走进故事,并以追梦为线索,让孩子们进行有理有据的预测:黑桑的梦想何去何从?紫岚怎样实现黑桑的梦想?在预测中,李老师用她那婉转的嗓音,深情朗读了紫岚咬死蓝魂儿的片段,孩子们入情入境,仿佛看到那令人震撼的一幕。李老师顺势提问学生:在追梦途中,自己最爱的两个孩子死了,紫岚会坚持梦想吗?随后联系生活,启发学生思考:自己是否背负梦想前行?学生们各抒己见,课堂氛围活跃。通过本节导读课,孩子们初步认识了这个关于爱和梦想的故事。
两节导读课后,进修附小彭彩宏副校长为我们带来精彩的讲座——《抓语感培养,品语文曼妙》。彭老师仔细研读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在词义细微处教出语文味,并以课文《卖木雕的少年》为例进行讲解。《卖木雕的少年》一文中“遗憾”和“沉甸甸”分别出现两次,并且语义有相同之处,又有细微差别,体会这种细微的差别有利于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培养学生语感。接着,彭老师又以《自然之道》为例,说明了关键字句在课文中表情达意的重要作用,教师抓住关键字句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品味语文的奥妙。教彭老师的讲座短小精悍,平实易懂,我们受益良多。
评课时,教务科颜淑霞老师肯定两位执教老师对的大胆尝试,参与评课的老师们充分肯定了两位教师语文功底扎实,教学目标明确,各个环节层层推进,既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又渗透了整本书阅读的基本方法等优点,同时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板书要更加精心设计,阅读课中悬念的设置要适当合理等。
又是一年春草绿,激阅读之趣,启阅读之智,播种春天,播种希望,我们一直在路上!
图文:叶如玉
2019.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