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四月起航。同安区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同安区工业园区功能型大党工委、同安区社区教育学院、同安工业社区大学等多个单位联合举办“乡村振兴战略论坛”。4月18日上午,同安区乡村振兴战略论坛首场在同安区莲花书院开讲。厦门市人大常委、湖里区政协副主席、经济学博士黄向阳及厦门市莲花书院院长、同安旅游协会会长林志良受邀担任首场论坛的开讲专家。同安区政协副主席赵建明,旅游局局长李雪华;同安区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局调研员吴永红、同安区政协研究室主任许建财等领导出席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嘉宾朋友主要来自各镇社区教育学校工作者、农企负责人等代表。作为厦门市农村面积最大、农民人员最多的行政区,同安正式迈出了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精神,探索社区教育(书院)在促进“三农”发展之路的第一步。
论坛的开场,黄向阳博士幽默的接过主持人的话筒,以芒果的比喻形容内敛的同安人,解释了同安旅游业发展的不足处,向在座的听众们点明了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吴永红调研员说明选择在罗汉山莲花书院举办首场的论坛,是因为莲花书院这几年来给当地的农民在经济收入、文化提升、人才成长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带动作用。他强调,乡村教育的发展对乡村的全面振兴有着深刻影响力,是终身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林志良院长则从感性的一面讲述了自己的经验。他从四年前与一群孩子们的特殊对话开始娓娓道来,讲述了罗汉山从一座普通的山林,到如今成为一座有着石雕佛像、书法碑林的有着文化底蕴的莲花书院旅游景区的感人故事。他说做事贵在坚持,坚持是一切奇迹和遗产的前提。从村民听不懂普通话,自己到村里扫盲,带着老师给他们上课,进行培训。每年给村里的老人过重阳节,以感召年轻一代尊敬老人、爱护老人,增进家庭的幸福感。村民从文化、从生活有了质的飞越,也更懂得了感恩。2016年的超强台风莫兰蒂台风给罗汉山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村民们自发地到罗汉山参与帮忙灾后的重建,仅仅3天就把整座山的断树烂枝整理干净。这些事情使得林院长十分感动,也更加坚定了造福一方的信念。几年来,他还坚持每年培养200个莲花的孩子学习游泳、武术、书法等,这些孩子外出参加比赛拿回了二十几个国际大赛的奖杯……
就在林院长动人的故事后,厦门市人大常委黄向阳为同安区振兴乡村把脉,开方子旁征博引,引经据典,案例解剖,方向引领,不愧是厦大金融系高材生,博士,讲话接地气又有理论高度注重自身进修,提倡终身学习,提倡多走走,多听听,多看看的黄博士告诉我们,做一个认真而不较真,迂回而不迂腐,激情而不激烈,书生而不书呆,抱一而不单一的人。最经典的一句话:听真正的专家讲座,即使是量子力学之类跨领域我们不懂,但人家为此付出了一辈子,研究了一辈子的成就,哪怕我们听懂一两句,也是极大的收获!
气氛活跃起来的是一次次的互动。黄博士的例子不胜枚举,他说起永福镇的樱花,大家深有体会:同安并不是没有资源,而是没有利用好资源;他说起莆田人的桂圆,大家深有启发:同安并不是没有特产,而是没有好好包装特产;他说起武平县的小吃,大家更有领悟:同安并不是缺少好的事物,而是如何设计好的事物,如何推广好的事物......大家在一次次的头脑风暴中想起来同安有着多个代名词:吴必达故居、世界钟表故乡、中国朱子学发源地、黑面妈祖......黄博士强调,设计和培训都是振兴乡村必不可少的战略意识,振兴乡村需要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创造良好的营生环境,是振兴乡村的康庄大道。
论坛的尾声,吴永红调研员传达了现今中小学德育教育的新思路:以写、说、演、编、统五个方面,以就近为原则,让中小学学生团队和同安旅游景点手拉手,深入了解与发扬同安两千多年的文化,让孩子们带动家长,家长带动周边,周边带动社会,共同促进乡村建设。
参加活动的20余位党建联盟代表也积极互动。新民中心小学叶庆章副校长受共建企业委托,邀请专家们进企业把脉、指导;麦丰密封件党支部代表、合兴包装、鹭腾达彩印等企业代表纷纷表示,希望企业能在农产品包装设计、制作等方面进行合作;部分果蔬生产企业希望推出农业旅游等项目。
会议后,论坛成员们分成不同小组,就此次论坛提出的新想法,新思路进行了更具体化的讨论。此次会议打响了振兴乡村建设第一炮,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振兴乡村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份强大的力量。
通讯员:谢非芸、杨德达/审核:陈延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