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没有丝毫犹豫,立即投身抗“疫”一线。她第一时间传达幼儿园党支部书记林少云园长的布署。她连夜通知洪塘头分园教师,对师生进行逐一排查;连夜组织教师加入志愿者队伍,线上线下一一落实。她和分园老师一道,透着清晨的微光,站在了核酸检测的现场上。她是老师心目中的“小宇宙”——党员教师刘晓莉。作为洗墨池幼儿园洪塘头分园后勤负责人,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初心和使命,她用自己的付出彰显责任与担当。
一、勇担使命、上传下达的领头雁
自抗击新冠病毒开始,她24小时手机保持畅通,精神高度紧绷,生怕错过每一条重要的信息,紧跟着幼儿园的抗疫部署,认真做好上传下达的工作。她逆向而行,克服交通不便、道路管制等因素,每天赶往离家十五六公里的洪塘头分园,有条不紊地组织教职员工开展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她线上传达防疫防控文件及精神,摸排师幼情况;线下主动带头值班、值守,迅速落实门岗值班制度及管理,叮嘱值班值守人员,时刻做好自身防护,安排准备各项防护物资。她设身处地地为志愿者教师着想,在幼儿园里搭了床、铺好被褥,备好点心、消毒洗漱用品,为因参与核酸检测而暂时隔离的教师志愿者们安了一个临时而温馨的“家”。
二、奋战一线、坚决不退的排头兵
她,不仅是指挥员,更是战斗者。她冲锋在前、以身作则,深入一线检测点,和教职员工们一起为抗疫做出自己的努力。
她积极响应区教育局,镇级有关部门发出的志愿者招募令,带领分园教职工主动报名加入志愿者队伍,负责美人山社区采样点六台电脑的信息录入。
9月14日,是同安抗“疫”战斗的第一轮检测,从上午7点一直进行到凌晨一点多。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她穿上红马甲,手举小喇叭,担任起引导员。在长长的队伍中,来回穿行了十八个小时,全程不离岗,脚肿了起泡了,仍一瘸一拐地艰难行走着,“退,退,退,请保持安全距离!”那嘶哑的声音一遍遍在操场上空回荡,却丝毫听不见她喊一句疼。
9月17日第二轮核酸检测,她毅然带领着老师们提前到达检测点,一直坚守到检测结束。搬运物资、维持秩序,给志愿者送饭,收拾垃圾……大事小事,脏活累活,她一并揽下,就像一颗旋转的陀螺,一刻都不让自己停下。炎炎烈日,晒得她满脸通红;闷热的防护服,捂得身上汗水直流。
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衣裳湿了,声音哑了,腰部酸了,脚步沉了……为了不浪费防护服,她滴水未沾,不停歇地工作。直到回到幼儿园上厕所时,才发现排尿时刺痛不己,同时出现尿频、尿不尽、甚至尿血的症状。原来,身体已积劳成疾,向她发出警报和抗议。她这才赶紧从保健室拿了消炎药吃,不停地喝水补救。老师们看不下去,都劝她早点回家。好好休息,不要再上了……“没事,我可以的!”轻描淡写,却无人能抵挡。第二天早上,天未亮,她又带着简单的换洗衣物到祥平中心小学集合,出发前往封控区新民镇支援……
她是父母最牵挂的女儿,是年幼孩子最亲爱的母亲。每回前往封控区,她却只能在深夜通过视频和家人互道平安,看着孩子的视频缓解思念。
三、不忘初心、无怨无悔的党员先锋
职责在肩不能退,这是一名普通党员教师深埋于心的使命感。白天,她手机信息不断,一边负责各种摸排、各种人员的调度,一边陪着志愿者们奋战在采集点上。晚上,作为小班年段长、小四班班主任的她,又要熬夜制定线上学习指导方案。一有时间,就和班级孩子们互动,关注孩子们的居家生活,关爱孩子们的情绪状况,确保“一个都不能少”。
工作的繁忙,让她几乎顾不上自己的家人,但她没有一句怨言。在她心中,只有一个信念:虽然我不能像医护工作者一样奋战在抗疫前线,但是我希望能为抗击疫情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是共产党员,我先上!
一片初心、一个使命、一份行动、一面旗帜。在党员教师刘晓莉的带头感召下,分园教师志愿者们勇往直前,“我可以”“我可以”“我也可以”......没有畏畏缩缩、没有挑三拣四,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这支年轻且有担当的志愿队伍,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默默支持着、奉献着。截止到现在,分园奔赴抗疫一线的志愿者多达139人次,其中以刘晓莉老师带头的支援团队,三次出征新民镇,共计7人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党和人民群众需要我的时候,我将义不容辞冲在最前线。”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以她为代表的党员教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让党旗在抗疫阵地上始终高高飘扬,让党徽在“疫”情笼罩中愈发熠熠生辉。
图/文:刘晓莉
审核:党支部
单位:厦门市同安区洗墨池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