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同安教育网!今天是

     55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第三届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展示交流活动”,期间举行“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示范案例交流会”。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中央电教馆馆长王珠珠、各省教育厅厅长以及2016年首批入选优秀案例的单位、2017年拟入选案例单位负责人参加了本次大会。

早上,受国家教育部邀请,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阳翟小学作为首批典型示范案例的代表,在北京参加全国第三届基础教育信息化展示交流活动之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示范案例交流会,于大会现场做案例分享。同安区阳翟小学杨志现校长以《同上一堂课  天涯若比邻》(One class One world)为题,讲述阳翟小学在远程同步互动课堂建设、创新、推广过程中的故事。全国仅4个单位(2个市、2所学校)受邀在大会上交流发言,厦门市同安区阳翟小学就是其中一所。

杨志现校长做《同上一堂课  天涯若比邻》经验分享

会上,隆重表彰了首批典型案例获奖单位,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亲自为我校颁奖,朱部长在颁奖那会,还问起阳翟小学是在同安的哪个位置,聆听杨志现校长的介绍,他频频点头,赞赏有加。

会上表彰2016年首批入选优秀案例单位

会前播放学校远程同步互动课堂案例专题片

为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确定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围绕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这一核心理念,教育部2016年启动实施“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示范培育推广计划”,遴选推荐出首批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示范案例,为充分发挥这些优秀案例的示范辐射作用,推进2017年度应用示范培育工作,鼓励更多区域和学校讲好信息化应用故事,传播信息化应用的中国声音。“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示范培育推广计划”实施两年以来,通过各地推荐、专家遴选、培育研究等形式形成了一批信息化应用措施得力,成效显著典型经验凝练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信息化应用经验。教育部专家再次从全国68个首批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示范案例单位(共有16个市区和52个学校案例)中,精选江苏徐州、山东淄博两个地区和厦门市同安区阳翟小学、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回民第十八小学4个单位于55日上午在大会现场做典型经验介绍。分享在远程同步互动教学领域积累的经验,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寓教育理念于具体细节中,寓应用经验于感性素材中,向外界传递信息化应用的中国经验。

同安区阳翟小学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坚持校企合作,不断创新应用,完善远程同步互动教学系统,将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城域网与边远山区教学点开展远程同步互动教学。远程同步互动课堂从2013年开始实践应用、不断创新、扩大推广,从与同安区白交祠教学点开展常态化的远程同步互动教学活动开始,到如今先后与台湾、香港、吉林等地11所小学开展远程同步互动教学上百次,涉及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科学等学科。20158月,学校申报省级课题《远程同步互动课堂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通过课题引路,不断探索实践,逐渐形成“12345”互动教学特色:一个中心、两大亮点、三个互动、四种类型、五步流程。

20136月开始的阳翟小学远程同步互动课堂实践,引起了教育机构关注,教育部、中央电教馆、省教育厅等单位官方网站相继报道上48次 ,各网站报道刊载报道23800次,赢得国内同行的认可,引起各级领导的关注。厦门市委副书记对“海峡两岸远程同步互动课堂”做了这样的批示:“此案例很有意义,请市台办、市教育局积极创造条件推进两岸‘互联网+课堂教学’等形式的探索,促进两岸青少年网上零距离的交流。”3个远程同步互动案例入国展,“同上一堂课  天涯若比邻”收入中央电教馆主编的 2016年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示范案例汇编。学校二十几次受邀在全国、省市区教育信息化专题研讨会上做远程同步互动课堂专题经验介绍。本项目研究成果荣获厦门市第二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年至今,省内外近100家教育信息化考察团到学校“取经”。

 “云”中上课  家门内的优质共享 教育均衡新创举

201365日,在吴永红副局长的出谋划策和中国电信的大力支持下,在同安区教育城域网开通启动仪式上,采用阳翟小学与远在12公里外的莲花中心小学远程同步互动课堂的形式,验收城域网“校校通”工程的创新性做法。20131213日,我校成功与远在近40公里外的白交祠教学点二年级5名孩子,通过千兆网络教育云平台,远程同步同上一堂音乐课。在我校卢晶晶老师的引导下,课堂上不仅有视觉的、听觉的享受,更主要的是卢晶晶老师还时不时和白交祠的小朋友们进行问答、表演、一起画出由声音想象到的图像等互动。这些让白交祠二年级的小朋友第一次和城区的孩子一样,享受了美妙的音乐盛宴。白交祠教学点从此改写了没有音乐课的历史。同安区教育局副局长吴永红说,“教育云”项目还将在其他中小学陆续开展,大力推行“三通两平台”建设,即逐渐实现宽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人人通,进一步完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及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教育是需要温度的,有温度才会有激情!双方学生不能只满足于屏幕上的互动,同样需要更多面对面现场互动。为了增进远程互动教学的亲切感,拉近双方师生之间的距离,全方位提升白交祠教学点的教育教学水平。201312月,双方签订共建帮扶协议,阳翟小学的学生道德银行、红领巾博爱超市在白交祠设立分行与分店。学校定期开展白交祠教学点的学生与阳翟小学学生双方互访,现场互动、现场上课,消除平时屏幕上师生之间的陌生感,让互动更有激情、更有亲切感。201411月,中国日报网以《山区孩子开户“道德银行”》专题报导学校全方位帮扶工作。阳翟小学走出一条基于“互联网+”环境下,通过教育信息化手段解决教学点师资不足,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和教师校际交流的新路子。

跨越海峡两岸学生共读李白诗 实现海峡教学零距离

李白当时乘船去何处,行程有多远,心情又如何?”海峡对岸,台湾师范大学黄议正老师提出问题;“有没有谁知道,长江有多长?”海峡这头,同安阳翟小学叶雪珍老师的问题,都引来两岸学生的踊跃回答。2014626日,依托远程同步互动教学系统,阳翟小学三年1班和台湾瑞芳小学三年级学生隔空交流,黄议正博士讲解前两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叶雪珍老师执教后两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两岸学生一起品读《早发白帝城》,距离消逝无形,实现“跨越海峡的第一堂课”。 

海峡两岸师生有史以来第一次同上一堂课,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步。”阳翟小学校长杨志现说,尽管两岸教育形式地域有别,硬件水平不一,但利用云教育远程同步互动教学,为深化两岸交流打下坚实基础。

实现跨越海峡的第一堂课,并不是偶然。”杨志现说,同安城乡教育远程同步互动教学,为山里娃搭建了一条连通世界的信息高速路,也引起台湾教育信息化专家的关注,激发两岸教育人士建立跨海远程同步互动课堂的设想,一起传承文缘,融合文脉。

对台教育信息化交流,同安不仅先行先试,而且在持续互动中,让两岸教育信息化交流成为常态。”同安区教育局副局长吴永红说,2012年初,同安区教育局主办了首届海峡两岸数字化教室与创新教学研讨会,同年11月,海峡两岸教育云端与智慧学校研讨会在同安举行。多年来,同安教育开展两岸数字化课堂协作,与台湾教育界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两岸同上一堂课”应运而生,同安在全国首开先河。后来又与台北南湖国小、台北志清国小等开展互动共学活动。20148月,台湾台北万芳国小在校长高丽凤的亲自带队下,到同安,与同安区阳翟小学开展“两岸共学活动之闽台创新课程合作暨教师专业成长研讨活动”, 围绕“闽台创新数学课程培训和课程共建共享”等主题开展交流活动,开展每个月至少2次,一次线下教学,一次远程的“创新数学”共学活动。万芳国小学多次组团到阳翟小学共同创新教学研讨,现场教学并参加 “墨香两岸,春满千家-挥春送福活动”。2015930日厦门电视台十分关注栏目专题采访我校基于“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的远程同步互动课堂,共享教育资源的具体做法。

探索不止  教育信息化领跑全国 积极融入“互联网+”时代

 20158月,学校申报省级课题《远程同步互动课堂,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探索实践,共与台湾、香港、长春等10所学校开展互动课堂交流,逐渐形成“12345”互动教学特色,20178月顺利结题。20155月以来,学校三个远程同步互动教学案例进入国展,20159月至今共有来自高校的福州大学、集美大学、闽南师大以及各地教育局与中小学校等40个教育观摩团到校交流。201610月,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福建督导检查反馈会在福州召开。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副主任陈宝生,时任福建省省长于伟国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展示了阳翟小学远程同步互动教学与两岸远程共学两个案例。201611月案例入选中央电教馆举办的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交流展示活动。20175月,省长于伟国到省教育厅听取远程同步互动课堂案例。20174月省教育厅领导专程到同安调研,邀请杨志现校长于627日在福建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会上专题介绍。201711月,案例“同上一堂课,天涯若比邻”收入教育部主编的2016年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示范案例汇编。

2017年,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刘延东说:“互学互鉴,开创人类文明传承发展的新境界。”“互联网开启了人类文明交流交融的新时代,我们应以教育信息化为契机,相互学习借鉴各自的成功经验,为各国民众特别是青年搭建更多的交流平台,增强其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使之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参与不同文明的传承创新,推动不同文明的深度互动。”这让我们对远程同步互动课堂的实践愈发充满信心。每一个群体,都有寻梦的权利;每一片天地,都应有圆梦的机会。我们相信,远程同步互动课堂必定是教育精准扶贫、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和教师校际交流的新路子!连接了互联网的教育,让同在蓝天下的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梦将不再遥远!教育信息化的探索,我们一直在路上。



同安区阳翟小学报道组

我区阳翟小学受邀进京做教育信息化经验介绍

作者:陈军令来源:阳翟小学时间:2018-05-05 浏览:788

     55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第三届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展示交流活动”,期间举行“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示范案例交流会”。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中央电教馆馆长王珠珠、各省教育厅厅长以及2016年首批入选优秀案例的单位、2017年拟入选案例单位负责人参加了本次大会。

早上,受国家教育部邀请,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阳翟小学作为首批典型示范案例的代表,在北京参加全国第三届基础教育信息化展示交流活动之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示范案例交流会,于大会现场做案例分享。同安区阳翟小学杨志现校长以《同上一堂课  天涯若比邻》(One class One world)为题,讲述阳翟小学在远程同步互动课堂建设、创新、推广过程中的故事。全国仅4个单位(2个市、2所学校)受邀在大会上交流发言,厦门市同安区阳翟小学就是其中一所。

杨志现校长做《同上一堂课  天涯若比邻》经验分享

会上,隆重表彰了首批典型案例获奖单位,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亲自为我校颁奖,朱部长在颁奖那会,还问起阳翟小学是在同安的哪个位置,聆听杨志现校长的介绍,他频频点头,赞赏有加。

会上表彰2016年首批入选优秀案例单位

会前播放学校远程同步互动课堂案例专题片

为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确定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围绕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这一核心理念,教育部2016年启动实施“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示范培育推广计划”,遴选推荐出首批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示范案例,为充分发挥这些优秀案例的示范辐射作用,推进2017年度应用示范培育工作,鼓励更多区域和学校讲好信息化应用故事,传播信息化应用的中国声音。“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示范培育推广计划”实施两年以来,通过各地推荐、专家遴选、培育研究等形式形成了一批信息化应用措施得力,成效显著典型经验凝练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信息化应用经验。教育部专家再次从全国68个首批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示范案例单位(共有16个市区和52个学校案例)中,精选江苏徐州、山东淄博两个地区和厦门市同安区阳翟小学、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回民第十八小学4个单位于55日上午在大会现场做典型经验介绍。分享在远程同步互动教学领域积累的经验,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寓教育理念于具体细节中,寓应用经验于感性素材中,向外界传递信息化应用的中国经验。

同安区阳翟小学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坚持校企合作,不断创新应用,完善远程同步互动教学系统,将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城域网与边远山区教学点开展远程同步互动教学。远程同步互动课堂从2013年开始实践应用、不断创新、扩大推广,从与同安区白交祠教学点开展常态化的远程同步互动教学活动开始,到如今先后与台湾、香港、吉林等地11所小学开展远程同步互动教学上百次,涉及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科学等学科。20158月,学校申报省级课题《远程同步互动课堂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通过课题引路,不断探索实践,逐渐形成“12345”互动教学特色:一个中心、两大亮点、三个互动、四种类型、五步流程。

20136月开始的阳翟小学远程同步互动课堂实践,引起了教育机构关注,教育部、中央电教馆、省教育厅等单位官方网站相继报道上48次 ,各网站报道刊载报道23800次,赢得国内同行的认可,引起各级领导的关注。厦门市委副书记对“海峡两岸远程同步互动课堂”做了这样的批示:“此案例很有意义,请市台办、市教育局积极创造条件推进两岸‘互联网+课堂教学’等形式的探索,促进两岸青少年网上零距离的交流。”3个远程同步互动案例入国展,“同上一堂课  天涯若比邻”收入中央电教馆主编的 2016年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示范案例汇编。学校二十几次受邀在全国、省市区教育信息化专题研讨会上做远程同步互动课堂专题经验介绍。本项目研究成果荣获厦门市第二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年至今,省内外近100家教育信息化考察团到学校“取经”。

 “云”中上课  家门内的优质共享 教育均衡新创举

201365日,在吴永红副局长的出谋划策和中国电信的大力支持下,在同安区教育城域网开通启动仪式上,采用阳翟小学与远在12公里外的莲花中心小学远程同步互动课堂的形式,验收城域网“校校通”工程的创新性做法。20131213日,我校成功与远在近40公里外的白交祠教学点二年级5名孩子,通过千兆网络教育云平台,远程同步同上一堂音乐课。在我校卢晶晶老师的引导下,课堂上不仅有视觉的、听觉的享受,更主要的是卢晶晶老师还时不时和白交祠的小朋友们进行问答、表演、一起画出由声音想象到的图像等互动。这些让白交祠二年级的小朋友第一次和城区的孩子一样,享受了美妙的音乐盛宴。白交祠教学点从此改写了没有音乐课的历史。同安区教育局副局长吴永红说,“教育云”项目还将在其他中小学陆续开展,大力推行“三通两平台”建设,即逐渐实现宽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人人通,进一步完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及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教育是需要温度的,有温度才会有激情!双方学生不能只满足于屏幕上的互动,同样需要更多面对面现场互动。为了增进远程互动教学的亲切感,拉近双方师生之间的距离,全方位提升白交祠教学点的教育教学水平。201312月,双方签订共建帮扶协议,阳翟小学的学生道德银行、红领巾博爱超市在白交祠设立分行与分店。学校定期开展白交祠教学点的学生与阳翟小学学生双方互访,现场互动、现场上课,消除平时屏幕上师生之间的陌生感,让互动更有激情、更有亲切感。201411月,中国日报网以《山区孩子开户“道德银行”》专题报导学校全方位帮扶工作。阳翟小学走出一条基于“互联网+”环境下,通过教育信息化手段解决教学点师资不足,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和教师校际交流的新路子。

跨越海峡两岸学生共读李白诗 实现海峡教学零距离

李白当时乘船去何处,行程有多远,心情又如何?”海峡对岸,台湾师范大学黄议正老师提出问题;“有没有谁知道,长江有多长?”海峡这头,同安阳翟小学叶雪珍老师的问题,都引来两岸学生的踊跃回答。2014626日,依托远程同步互动教学系统,阳翟小学三年1班和台湾瑞芳小学三年级学生隔空交流,黄议正博士讲解前两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叶雪珍老师执教后两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两岸学生一起品读《早发白帝城》,距离消逝无形,实现“跨越海峡的第一堂课”。 

海峡两岸师生有史以来第一次同上一堂课,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步。”阳翟小学校长杨志现说,尽管两岸教育形式地域有别,硬件水平不一,但利用云教育远程同步互动教学,为深化两岸交流打下坚实基础。

实现跨越海峡的第一堂课,并不是偶然。”杨志现说,同安城乡教育远程同步互动教学,为山里娃搭建了一条连通世界的信息高速路,也引起台湾教育信息化专家的关注,激发两岸教育人士建立跨海远程同步互动课堂的设想,一起传承文缘,融合文脉。

对台教育信息化交流,同安不仅先行先试,而且在持续互动中,让两岸教育信息化交流成为常态。”同安区教育局副局长吴永红说,2012年初,同安区教育局主办了首届海峡两岸数字化教室与创新教学研讨会,同年11月,海峡两岸教育云端与智慧学校研讨会在同安举行。多年来,同安教育开展两岸数字化课堂协作,与台湾教育界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两岸同上一堂课”应运而生,同安在全国首开先河。后来又与台北南湖国小、台北志清国小等开展互动共学活动。20148月,台湾台北万芳国小在校长高丽凤的亲自带队下,到同安,与同安区阳翟小学开展“两岸共学活动之闽台创新课程合作暨教师专业成长研讨活动”, 围绕“闽台创新数学课程培训和课程共建共享”等主题开展交流活动,开展每个月至少2次,一次线下教学,一次远程的“创新数学”共学活动。万芳国小学多次组团到阳翟小学共同创新教学研讨,现场教学并参加 “墨香两岸,春满千家-挥春送福活动”。2015930日厦门电视台十分关注栏目专题采访我校基于“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的远程同步互动课堂,共享教育资源的具体做法。

探索不止  教育信息化领跑全国 积极融入“互联网+”时代

 20158月,学校申报省级课题《远程同步互动课堂,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探索实践,共与台湾、香港、长春等10所学校开展互动课堂交流,逐渐形成“12345”互动教学特色,20178月顺利结题。20155月以来,学校三个远程同步互动教学案例进入国展,20159月至今共有来自高校的福州大学、集美大学、闽南师大以及各地教育局与中小学校等40个教育观摩团到校交流。201610月,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福建督导检查反馈会在福州召开。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副主任陈宝生,时任福建省省长于伟国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展示了阳翟小学远程同步互动教学与两岸远程共学两个案例。201611月案例入选中央电教馆举办的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交流展示活动。20175月,省长于伟国到省教育厅听取远程同步互动课堂案例。20174月省教育厅领导专程到同安调研,邀请杨志现校长于627日在福建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会上专题介绍。201711月,案例“同上一堂课,天涯若比邻”收入教育部主编的2016年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示范案例汇编。

2017年,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刘延东说:“互学互鉴,开创人类文明传承发展的新境界。”“互联网开启了人类文明交流交融的新时代,我们应以教育信息化为契机,相互学习借鉴各自的成功经验,为各国民众特别是青年搭建更多的交流平台,增强其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使之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参与不同文明的传承创新,推动不同文明的深度互动。”这让我们对远程同步互动课堂的实践愈发充满信心。每一个群体,都有寻梦的权利;每一片天地,都应有圆梦的机会。我们相信,远程同步互动课堂必定是教育精准扶贫、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和教师校际交流的新路子!连接了互联网的教育,让同在蓝天下的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梦将不再遥远!教育信息化的探索,我们一直在路上。



同安区阳翟小学报道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