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一盏灯,一盏指引孩子们希望和未来的灯。
让校园的每个角落,每个孩子都有灯。
让灯亮起来,让所有的灯都亮起来!
——陈前
2016年12月21日晌午,冬雨不期而至,下午3:00,古城同安已笼罩在旖旎的雨雾之中。利用“两会”的间隙,陈前局长到莲美中学主持召开“让灯亮起来”沙龙活动。莲花山区的中小学校长,以及厦门二外、梧侣学校、新民中学、滨城小学等学校领导,还有教育局相关同志参与了沙龙活动。
同安教育的过去,因教育人心中有盏明亮的灯
沙龙活动在窗外淅沥的雨声陪伴中开始。从陈前局长的一段拉家常式的开场白开始。
“同安‘两会’期间,发布了一个‘今年同安干了这么多大事’的微文,同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回首同安教育事业这几十年的发展,我们也倍感欣慰”,的确,过去的同安教育,确实有着一段相对困难的时期,但同安教育人力保“有学上”,从没拖过全市的后腿;促高中教育,已经取得了阶段辉煌;职教、特教、幼教、民教、社教,均有了长足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创全国先进实验区,“三通两平台”、“两岸多地”云课堂建设,增强了“弱鸟先飞“的臂力;城区的教育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山区的教育,呵护住孩子守好了阵地……从六项督导到双高普九,几十年一路走来,同安教育的基础在不断夯实,“让三年前含着眼泪走过重点中学大门的孩子,三年后,与昔日的同学一起,携手走进重点大学的大门”这个同安教育人“十八年磨一剑”的誓言,最终让同安的高中实现了100%上大学,81%上本科,最重要的,是让同安的百姓、同安的孩子有了底气,看到了未来。
“归结起来,有三个方面的功不可没,一是得益于政府的支持和教育的规划,历届区委、区政府对教育的大力支持,还有叶子青等历届老局长以及永红、子祥同志等具体负责的领导不懈努力,教育规划布局为今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16年我们可供学位数全市第一。二是得益于同安教育人不抱怨、不懈怠的精神。招生改革、“抓羊”理论、严肃考风、活动即教育。同安教育起点很低,步子很实,过程艰辛,成果坚硕。三是特别要感谢山区、农村教育工作者的付出。当我们城区的老师们可以享受双休日的时候,我们山区、农村的老师们,在一遍一遍地‘上山下乡’,一趟一趟地入村入户中度过他们的周末,为了控辍保学,为了一个都不能少。”
“同安的老师们付出很大,同安农村、山区的老师更辛苦”,回忆起20多年来同安教育的变化,陈前局长颇有感慨。“没有山区、农村教育的奉献,我们就不可能通过六项督导,不可能实现双高普九,更不可能通过教育强区验收”回顾那段过去,陈前局长话语里充满了感激。
同安教育过去的稳步发展,是因我们的心中,有盏明亮的灯。
同安教育的现在,要让灯照亮同安校园的每个角落
雨越下越大,天色早早地暗了下来,会议室的灯亮了起来,沙龙活动在茶香与雨声中继续着。
△要让灯照亮我们所有的校园。区委、区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就是建设富美同安,我们的学校园,要富,就要有好的环境,好的设施,好的师资;要美,就要有文化、能文明,做同安精神的传承者,做同安老教育人精神的传承者。
过去,山区、农村的老师上班真不容易,大家都不想来。现在经济发展了,条件改善了,往来方便了,城里人周末都往山里跑,因为山区空气好,山水好。我们要力争把山村、乡村的每一所学校建美、建温馨,让这里的老师和孩子们享受这份福利。山区的学校,将来有机会有条件,可以做成教师和学生培训实践的基地。
△要让灯照亮校园的每个角落。同安教育人几十年的实践,离不开“创优”,但更多的是“提升底部”的奋斗过程。我们有丰富的经验,如果我们只把优秀的那部分抓上去,我们就忘记了同安教育人的历史使命。
许多学校做了大量尝试实践。参加沙龙的学校,分享了校园“亮灯”的经验:二外回顾了学校发展历程中,从薄弱、改制、优生-优师-优校的转变;梧侣学校,从外口随迁校成为“三强”校,德育的灯照亮了所有孩子;新民中学,积极探索随迁子女家校共育的问题;莲美中学,通过优化和改进教育教学管理,逐步激活了师生样态;莲花学区的聚焦问题工作法,已经有了初步的成效;滨城小学的每月一事、每日一诗、评价前置,正在开创现代学校管理的新思路。
△要让灯照亮走入校园的每个孩子。只要有人群的地方,都有“优秀”,也都有“最后”,这个最后,稍不重视,就往往会离开我们的视线,成为教育人的遗憾,更成为老百姓心里的痛。同安教育绝不能走精英教育的路子,他是大众的教育,是惠及所有百姓的民生。我们以前做控辍保学要“一个都不能少”,新时期,要做到“一个都不掉队”。
“有人说,差生是尾巴,觉得百无一用,恨不得想方设法割掉尾巴,以前有一部电影叫《决裂》,里面有个“论马尾马的功能”,我想,尾巴也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而且还可能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他可以平衡,可以防卫,甚至可以取暖,松鼠的尾巴最实用,孔雀的尾巴最漂亮,关键是你是否重视了,是否关注了”,陈前局长妙语连珠。
同安教育的未来,需要我们点亮自己心中的那盏灯
同安教育的未来是什么?是创教育强区,是优质均衡,是解决“有学上、上好学、育人才”三大工程?
陈局的回答:都是,但最重要的,是全体教育人要“用心、用劲”,奋发有为——
△校长要把灯点亮。“校长要经营好小家,但不要小家子气。校长要当‘笑长’,要走透透,把微笑带给学校,学校又转给老师,老师又送给学生,学生又把微笑带回每个家庭,最后,家长把微笑还给了学校,这就是教育的未来”。
△老师要把灯点亮。“什么是技术,科技类技术员举手之劳,即有收益;医务类的专业人员药到病除,倍受感恩;而我们老师一句话,就能让许多孩子有了未来的向往,这样的收益哪个更大?教学要讲设计,老师要讲技术,知识就是力量,技术则是花朵。”
△家长要把灯点亮。“今年教师节,我们让所有孩子感恩‘人生第一位老师’,许多人没有立刻明白过来。每个父母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还能做什么,需要我们不断地引导、唤醒,树好榜样,成其专业”。
同安教育的未来,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去点亮自己心中的那盏灯。
…………
沙龙活动从下午3:00进行到晚上6:00,天色彻底暗了下来,走出会议室,美丽的莲美中学校园笼于明亮的灯下,冬雨在灯下绚丽如花,落在脚下,飞入眼角,也淌进了每个人的心里。
此情,此景,且思,且行,一如顾城的诗,《我们去寻找一盏灯》:
走了那么远
我们去寻找一盏灯
你说
它在窗帘后面
被纯白的墙壁围绕
从黄昏牵来的野花
将变成另一种颜色
走了那么远
我们去寻找一盏灯
你说
它在一个小站上
注视着周围的荒草
让列车静静驰过
带走温和的记忆
走了那么远
我们去寻找一盏灯
你说
它就在大海旁边
像金橘那样美丽
所有喜欢它的孩子
都将在早晨长大
走了那么远
我们去寻找一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