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的第六天我们依然准时准点,热情高涨地开始了新一天的培训。你一定觉得我们很累了吧?不,我们心中有了改革发展的方向和对策,专家们为我们这帮爱折腾的校长们点亮了心灯,引领我们不断探索与实践。
课前分享,同安区竹山小学校长郭志气用朴实和凝练的学校“麻楝文化”诠释了一群教育人的教育初心,让孩子像麻楝树一样成长,如麻楝花一样绽放,像麻楝一样坚强、自强,这不正印证了教育评价改革的初衷吗?
上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阚维为大家做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的讲座。从阚教授的讲座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他对当前课堂教学现状充满忧患。教授对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建议作为领导者要有批判和反思意识。他的精彩讲座深深地吸引了全场的校长们。
下午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讲师、硕士生导师檀慧玲为我们做了一场《教育质量监测评价:政策、进展及展望》的讲座。檀教授首先从“新时代对教育提出新要求”中阐述了信息化与智能化对教育的影响,中国教育应以全球化的视野,倡导创新发展为核心的新发展观。
讲座结束后,过溪小学庄吉安校长做课后小结。
最后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张行涛主持简单又隆重的结业仪式。张副院长为学员顺利结业表示祝贺并寄予厚望。
由柑岭中学陈亚双校长作为学员代表发言。陈校长的发言即凝练又感性,道出了学员们的收获与感悟,最后陈校长用一首诗与学员共勉:有一种飞翔叫停留,撑开盘旋的羽翼只为找寻那片绿洲,有一种停留叫守候,孵化那颗虔诚的种子,等待生命的红肥绿瘦。
张行涛副院长为学员们颁发结业证书。
木铎金声,薪火相传,“未来,将是中国主导的新全球化”这句话深深萦绕我们的耳边,为期六天的学习培训已然结束,但学习的脚步永不停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附海攀校长诗一首
北师大培训(六)
基教评价何处去?
慧玲博士破又立。
课堂教学新趋势,
师生建构阚维举。
五江云贵福“吉安”,
学习专家除积弊。
竹山小学大志气,
麻楝文化深立意。
六十学子周培京,
学有所成齐比翼。
(图/文研修班第六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