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绘本是阅读的灵魂——同安区学前教育第一片区教师暨新民中心园园本培训

时间:2018-11-06浏览:240

在长期阅读中,绘本能潜移默化地激发儿童阅读兴趣,对儿童的思维、语言的发展、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作为幼儿成长路上的启蒙,幼儿园老师对绘本的解读就显得尤为重要。为帮助教师深入掌握对绘本阅读的理解,2018113日上午,我园有幸邀请到集美大学杨静副教授为新民中心幼儿园和第一片区的姐妹园老师们讲述《解读绘本是阅读的灵魂》专题讲座。

讲座开始前,杨静副教授通过互动提问“阅读是怎么一回事”让我们了解到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没有个人体验的读书,就是没有灵魂的读书,就不是真正的阅读。阅读是一个假设、验证、推理、判断、自我理解监控的复杂过程。在幼儿阅读绘本时,我们应该尊重幼儿自己的理解。

本次讲座,杨静副教授主要探讨了三个问题:“图画书(绘本)是图文合奏”;“解读绘本是指导幼儿阅读的灵魂”;“提供幼儿不同的学习经验”。杨静副教授告诉我们一本绘本就像一串珍珠项链,要有一根线把珠子穿起来,否则珠子散落四处,连不成串。

教师应该对绘本的结构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的指引幼儿进行阅读。在幼儿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其架桥,把图变为“意”,要创设条件让幼儿以各种形式获得更多信息以及即使发现和预估幼儿可能遇到的困难,从而设法帮助、补充材料等。所以教师对绘本的解读极为重要。再者,绘本不应仅止于阅读,要刺激强化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形成创意思考模式。

在讲座的过程当中,杨静副教授以《再来一次》、《我爸爸》两本绘本为例,从绘本结构的解读再到绘本内容的观察以及绘本背后故事的深入了解,帮助教师们梳理了解读绘本的基本思路。以《一园青菜成了精》为例,让我们了解到从绘本中相关概念延伸出来的各种智能活动。瞬间有种柳暗花明的感觉,让人受益颇丰。

杨静副教授告诉我们,绘本的阅读如果仅仅停留在读和欣赏的阶段是不完整的,阅读不是目的,实践是手段,获得能力才是目的。希望老师们能够尽可能多的储存关于绘本阅读的知识,结合《指南》,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更好的走进幼儿绘本阅读。

厦门市同安区新民中心幼儿园

201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