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路漫漫,人文常相伴——记同安区2018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11月17日下午场

时间:2018-11-17浏览:2359

秋日的凉风细雨并未拂走新教育人思想的火花,反而更增添了几分人文雅趣。如果说上午诸位专家学者发人深省的侃侃而谈,是论坛为人文教育准备的米其林餐,那么下午各大分会场的一线教育者们更是以自己所独有的人文精神,为人文教育呈上了一樽樽佳酿。



主会场论坛——案例纷呈探人文,名师齐聚论真谛

来自日照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的孙善丽老师作为首位分享老师,不紧不慢地阐述了开放式人文教育带来的益处。在结合本市独有文化的前提下,他们特有的“渔场计划”构建了人本开放的课程体系;他们实施的“采芹行动”确保了人化开放的课堂实效;他们推行的“浴盐工程”讲求了人道的现代文明;他们创建的“经纬”格局为开放教育的育人功能保教护航......正可谓泽润满庭芬芳。

人文教育事关情感,事关灵魂,事关精神,事关思想。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初级中学刘玉芳老师紧随其后,优美动听的讲述了人文教育“特别的爱”。不论是一份关爱,点燃一盏心灯,还是一个舞台,展现一份精彩;不论是一本图书,激发一种智慧,还是一种引导,启迪一颗心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并促进这一“个性”的完整与发展,是践行人文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径。

人文中更是独具诗意。安徽省霍邱县户胡镇中心小学的董艳老师富含深情地向众人展示了乡村大地上栖居的诗意。这幅美好的画卷所展现的读写课程,将人文教育编织于古来之风,唱响在乡土之歌,荡漾在书香之海,品味了乡土生活,点燃了萤火之光,畅想了远方的诗。读诗颂诗写诗,与诗同行。人文教育,无疑是让学生发现自己,找到自己,成为自己,自然成长。

人文精华无一不体现着生命希望。日照市莒县第五实验小学的韦西菊老师自豪的带来他们关于“尚德”文化的人文教育实践:尚德讲坛,更适于家校合作,共话人文教育;尚德课程,践行人文教育等等。德育与人文,密不可分,相互融合,相辅相成。

人文无疑是“以文化人”。浙江省东阳市南溪小学杜黎明校长作为全场唯一分享的男老师,赢来了大家的阵阵掌声。他开篇发问,什么是理想的校园?是静静的学园、暖暖的家园、闹闹的乐园。构建一个充满魅力的人文校园,是多方面的:顶层设计统领、注重环境育人、加入研究团体、开展主题德育、参与社会公益缺一不可。问史寻根、广泛阅读、仪式课程更是不断探索中的重要节点。

诗兴大发”的不仅仅是安徽省的教育同仁,山东省诸城市文化路小学的王洪珍老师从儿童“诗性”教育的新角度畅所欲言,让人有醍醐灌顶之感。从阅读入手、从分组学习到层级解决问题再到自治学习,孩子最美诗性,最好自己。

压轴登场的祝禧所长,来自江苏省海门市文化语文研究所。她所提倡的文学意象审美阅读课程建设,见微知著,擦亮了“两千年的眼睛”。语言、文学、意象审美三个核心概念,无一不揭示了中国汉语所特有的人文特性。而为儿童绘制恰当的审美阅读地图,直抵“心源”。

正如主持人李镇西先生所感慨的,人文教育所能提供的,就是打开知识的大门,让我们拥有参与和反思的机会。而深入一线的教育者们,虽然没有专家学者深厚的理论背景,但是他们鲜活的人文教育案例,丰富了人文教育,贴近了人文生活,言近旨远。



分会场培训——教育之首需人学,师生民主续人文

 “教育,这首先是人学!”——新教育研究院院长李镇西在主持完主论坛后,马不停蹄的赶到同安区第二实验小学向同安的教师们献上了精彩的讲座。作为一个“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式”教师,他真诚地爱着孩子。他围绕着民主师生关系的常识与叙事这一主题而拓开去。情感平等互助,无一不彰显着师生共同成长的人文教育核心。他发自肺腑的呼吁道“让学校和教室,成为孩子迷恋的地方!”。对于教育惩罚,他并不把积极正面教育与其割裂开,而是深入挖掘如何有效的进行“惩戒”。他叩问教育良知,提倡师生关系应闪耀着民主的光芒,句句箴言,微言大义。



分会场表演——载歌载舞颂人文,宾客齐聚共欢乐

古韵同安,鼓声震天,急促的鼓声拉开了同安区同安一中体育馆分会场表演的序幕。活泼可爱的幼儿舞蹈《阿嫲爱看戏》独具故事性,勾起了在场闽南人对那个年代深深地美好回忆。

同安所特有的非遗之光《南音》《车鼓弄》《宋江阵》更是“海滨邹鲁之地、声名文物之邦”的最好印证。随着《1919》“五四”舞蹈层层推进,人文精神带领了整个会场。

深情男声《杂菜汤》余音未尽,民乐合奏更是绕梁三日。银城师颂《老师您好》《师魂》《在灿烂的阳光下》将会场的气氛掀至了最高点。

来自全球各地的教育同仁们无一不拿起长枪短炮,闪光阵阵,留下一幕幕美好的纪念,最后恋恋不舍而去。



分会场展示——非遗文化递人文,薪火代代永相传

室内的会场灯火辉煌,室外的分会场不甘人后。同安的幼儿园、小学、中学的师生们,摆起了一个个“非遗进校园”文化摊位。梧侣学校的“扎春花”新颖别致;新辉小学的“农民画”富有情致;西柯中心小学的“捏面人”生动有趣;西源小学的“漆雕”流畅优美;岳口小学的“食雕”色味俱全;城东中学的“漆线雕”意义非凡;滨新幼儿园的“彩扎”童真童趣......同安一中、祥平中心小学的象棋高手相互切磋,第三实小的闽南棋艺不明觉厉,凤岗小学的南音清扬婉转......诸如此类的教育亮点,不胜枚举。

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什么是人文教育?如何践行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是否能有尽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文字编辑:谢非芸 照片提供:陈萃云、张燕鹏、李秋燕、叶延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