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结硕果,蓄力再扬帆——同安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深度学习”理念下幼儿园玩水区的开发与实施研究》结题鉴定会活动报道

时间:2022-06-30浏览:75

初夏好时节,硕果初长成。2022年6月29日上午,大同中心幼儿园的区级立项课题《“深度学习”理念下幼儿园玩水区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结题鉴定会通过线上方式如期举行。本次结题鉴定会由我园叶晓雅老师主持,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梁媛玲老师、同安区教育督导评估与事务中心吕清香老师、同安区教育局教育科杨丽芳老师、同安区兴国幼儿园杨惠真园长、同安区教师进修附属幼儿园陈达佳园长及课题组成员参与了本次课题结题鉴定会。

首先课题组主持人杨佩璇老师从研究背景、研究历程、研究展望几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了课题开展的脉络,梳理课题研究的四大举措并以“水迷宫”案例介绍了《“深度学习”理念下幼儿园玩水区的开发与实施研究》的实施路径,还展示了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杨老师表示,《“深度学习”理念下幼儿园玩水区的开发与实施研究》是促进教师教育科研的一个有效载体,为教师研究“水文化”课程以及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启示。课题组将进一步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教育教学中,从而提高教师研究能力及教育实效。

随后,课题组成员代表邵亚梅老师、高亚桑老师进行研究心得交流。

邵亚梅老师结合自身参与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所遇、所思及所获进行交流分享。从熟悉课题、理解课题,到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等,邵老师表示,参与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都极大地丰富了她的知识量,提高了自身素质。

高亚桑老师则是根据班级玩水游戏项目《玩转水滑梯》与大家进行分享。从玩水游戏主题来源到材料的选择,再到幼儿玩水游戏过程中的情况及幼儿从游戏中获得的发展等方面为大家做出了详细地介绍。通过高亚桑老师地介绍,可以看出班级幼儿在《玩转水滑梯》游戏体验中,能将日常自主游戏的相关经验,迁移运用到玩水游戏中。能发现在游戏中产生的问题,并积极思考探究,尝试解决等,无不体现了深度学习的意义所在。

两位课题组成员代表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课题研究心得,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值得课题组成员进一步学习。

在审阅课题成果、聆听课题研究报告、听取课题组成员代表的心得交流后,鉴定专家轮流发表鉴定意见及建议。

课题组专家表示我园课题研究能聚焦当前学前教育的热点,将玩水区的开发与深度学习的理念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一个人无我有、极富挑战性的课题。课题思路清晰、结构完整、方法科学、措施有效、过程扎实,充分实践且成果丰富。无论从理论的支撑还有理论的学习,包括结论的体验等方面,都能够较好地与课题研究紧密结合,从而较好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该课题是在我园整个大课题、大特色、大理念的背景下一个不同领域方面的一个小课题,更深度、具体化的研究。认为我园的整个科研体系是较为立体、系统的科研举措及课题的研究,对于我园的整体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整体可以看到课题组成员已能从经验型的教师慢慢走向思考型、研究型的教师。同时专家也建议我园可继续深化玩水区游戏的开发,并思考玩水区游戏各领域知识的整合,继续深化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课题组在整理汇编时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例如可以用二维码生成“码书”的形式来呈现。

最后,江清盆园长进行发言,她表示,该课题经过两年的潜心研究,带动了各分园以及集体办园积极地进行课题的申报,目前我园还有四个课题正在研究当中。我园也将以此为契机,不辜负各位专家领导的厚爱与厚望,反思不足,并根据专家们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提升,把科教兴研,科研兴教落到实处,全面提升我园的教育教学水平与科研水平。

最终,我园《“深度学习”理念下幼儿园玩水区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这一课题经鉴定组专家认真评审认为,课题组顺利完成研究任务,同意结题,并取得等级优秀的成绩。

回顾课题研究的道路,虽然饱含汗水和艰辛,但更多的是收获和喜悦。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努力把自己打造成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和促进者。该课题虽已顺利结题,这是终点但也是起点,在教科研的道路上,我们将重新启航,蓄力再扬帆!



图:叶小梅

文:江诏祺

初审:邵亚梅

终审:杨佩璇

单位:同安区大同中心幼儿园

日期:2022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