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很短,要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一起修心阅读,一起静心研究。
——题记
冬日暖阳朗照,奔放的阳光穿梭在美丽宜人的汀溪小镇,温而不热。为更好地开展工作室工作,明确个人发展目标和研究方向,确定下阶段的研修任务,12月11日下午,洪延平工作室研讨活动,在区进修学校二楼书画室,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不管工作有多忙,阅读不能丢。”大家刚集结完毕,洪老师便率先开始近期阅读分享,“《一碗清汤荞麦面》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在日本企业内部广为流传,朴实的语言,蕴藏着触动灵魂的人格力量和人性光辉。真正的商业着眼于人性关怀,真正的教育亦是如此。”身为教研员的她,还推荐了成尚荣《定义语文》等一系列专业书籍。
世事皆因缘,与一本书的相遇也是如此。正如西柯中心小学的陈惠莲老师,当她开卷《这样教写作不难》一书之后,就和“童话体”习作教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这本书的可操作性强,提供了三个学段不同的写作教学模式,极其适合一线语文老师阅读。正因为,每一种教学模式都包含了先进的指导教学理念、清晰的教学目标、明确的评价标准、稳定的教学程序,所以,这本书也深深地吸引了进修附小的林明娟老师。
“如果你期待自己成为一个会沟通的老师,期待开启幸福教育之旅,那就读读这一本。”进修附小曾秋缘老师,分享的是《教育中的对话艺术》。年轻又富有创造力的她,选择“主题式”阅读作为今后研究的方向。虽是设想,但“主题式”阅读两条主线十分亮眼,赢得伙伴们的频频点头称赞。
进修附小苏蜜团老师以“整本书”阅读为个人的研究方向,她分享了蒋军晶《和孩子聊书吧》一书。书里有关聊书的策略和方法深深地吸引了我们。在她的详细介绍下,我们一致认为这本书很适合作为我们课题组共读的书目。
不约而同选择“家校阅读”作为研究方向的她们:西柯中心小学身怀六甲的黄燕茹老师和同安二小的柯芳兰老师,又不约而同地分享了她们和家长、学生共读的两本书,分别是《我的妈妈是精灵》、《不老泉》。
每一次的阅读分享都是一次正能量的传递。阅读既能成就自己,又能影响他人,何乐而不为呢?
当你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时间就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中,我们既分享了近期阅读心得,又明确了个人研究方向;既研讨了阅读设计,确定下个月送教的人选、课题等相关事宜,又学习了公共平台网盘操作……
悄无声息中,日落西山红霞飞。怀揣梦想,笃定前行的伙伴们纷纷道别,又开启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