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同安教育网!今天是

融于心 合力行——记同安区云埔小学市级融合教育视导

作者:陈小意来源:厦门市同安区云埔小学时间:2022-10-26 浏览:825

10月19日深秋的早晨,阳光洒在活力四射的校园里,同安区云埔小学迎来了厦门市市级融合教育视导活动。

厦门市教科院特教教研员李玉影带领的视导专家团队、同安区教育局张志愿副局长、教育科特教专员杨丽芳、同安区进修学校特教教研员陈成展、莲花学区高清文校长、莲花中心小学叶英福副校长、同安区资源中心巡回指导团队、同安区部分学校资源教师等参加了本次活动。

一、听汇报,走进校园融合

教导主任苏文城介绍了云埔小学资源教室从服务师生数、相关学校数变化情况,融合教育的模式由最初的“草根模式”到“双线推进”模式变化的发展历程。云埔小学融合教育的做法和融合教育对师生的影响等方面向视导组做了全面的汇报。云埔小学立志于“让每一个生命独特绽放”的融合教育理念,让每一个特需孩子感受爱、融入爱、分享爱,快乐成长。 

二、课堂观摩,体验校园融合

首先,视导专家团队走进一年级的数学融合课堂《认识钟表》。课堂伊始,陈老师通过播放钟表店的钟表让学生进行猜一猜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整堂课学生都能保持浓厚的学习热情。放手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积极参与尝试探究学习活动,而且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时间,形成时间观念,并学习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第二节,视导团队走进快乐排舞《美好生活》融合课堂。排舞是一项音乐和固定舞步融合在一起,根据不同的音乐元素来表现不同舞种风格特点的健身运动。资源教室盛利娥老师带着四年级的同学学习排舞的基本舞步,恰恰步、爵士盒子步……教学中盛利娥老师利用排舞舞步动作本身易于学习和学生喜欢排舞的特点,让学生理解动作要领,通过练习,在个人基础素质上提高动作与音乐串联的协调性,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舞步创编手部动作,提升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同时尽情发挥学生想象力,充分展示个性特征和诠释排舞文化内涵。

三、查阅材料,感受校园融合

专家组在资源教室查看随班就读、融合教育的工作材料。

四、反馈会议,推进校园融合

反馈与座谈中,视导组给予云埔小学肯定的评价。点评材料整理的非常规范,查阅材料时被细节所感动,将一张张彩色的小标签称之为“蜗牛伸出美丽的触角”,每个“触角”上都写着关键词,让老师们查阅材料省时又省力,无论是从感官还是实际操作方面给大家特别舒服的感觉。通过汇报、实践课专家点评本次活动有内涵、有故事、有创新、有成果。融合教育不仅给特需的孩子带来希望,也充满了教育的情怀和温暖,双线推进模式给农村区域的融合教育打造了一个样板。并从专业角度提出宝贵的意见,希望在注重个性化课程建设和多元课程建设的同时,可以形成完整课程体系,在今后的课堂上可以提供更多丰富多样的无痕化支持策略。厦门市教科院特教教研员李玉影肯定了云埔小学的工作。云埔小学近年来省内外乡村随班就读工作的典范,从校园文化和工作汇报中看到融合文化定型,云埔小学的实践探索有成效;资源教室管理规范。同时提出两个想法,一、小班制更有条件做融合教育,精细化的因材施教,精细化的个别化、差异化的教学,重视课程教学中支持的有效性。二、融合内涵进一步深造,在实践的基础上继续升华。李玉影老师对于云埔小学资源教室服务对象扩展覆盖全校有特殊需要的孩子这一做法赞赏有加,给所有特别需要支持的孩子都作为支持的对象,让每一个生命独特绽放。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融合教育的发展正如这苔花般努力生长着。云埔小学今后将一如既往,以儿童为原点,以核心素养根本,以美好品格为生命底线,落实随班就读和融合教育工作,让教育真正成为温暖每一个学生灵魂的工程。



图片:庄秋萍

文字:盛利娥

初审:叶金锡

二审:办公室

终审:校长室

学校:同安区云埔小学

日期:2022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