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汇报展成果,扎实前行促成长—记同安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中期检查活动(第一场)报道

时间:2020-10-17浏览:1103

2020年10月16日上午,同安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中期检查活动第一场在厦门市同安区特殊教育学校教研沙龙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由同安区规划办成员叶海珍老师主持,邀请的专家有同安区祥平中心小学邵永红校长、同安区新星小学陈延芳副校长、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向烨炜老师和洪延平老师、翔安区特殊教育学校李森校长、集美区特殊教育学校杨立雅副校长。同时参与汇报的还有三个课题组全体成员。

活动开始,首先由同安区规划办成员叶海珍老师宣读《课题中期检查通知》,随后各课题组进行中期汇报。

(主持人叶海珍老师)

同安区竹山小学郭志气校长代表《麻楝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研究》课题组做精彩的汇报,他从竹山小学“诗意”愿景谈起,展现了一个学校对最平实的成长文化的追求,课题实践围绕“成长”,从“立根”、“光合”、“花开”、“固本”四个维度展开深入研究,并且硕果累累。课题组专家邵永红校长对此课题的评价是,研究思路清晰、文化建设中物质与精神文化建设基本成型,其成果不亚于普通中心校及区属校。对于课题中各类文化分类、课程分类,邵校长建议寻找相关的理论依据,使其更加科学、严谨。专家洪延平老师在肯定之余,也提出了个人的几点建议,她认为课题组应加强理论学习,做到理论先行,厘清概念进而提炼成果。

(郭志气老师做中期汇报)

(专家听取汇报)

(专家邵永红老师点评)

 

(专家洪延平老师点评)

(课题组成员与专家留影)

同安区特殊教育学校叶玉霞老师就《培智学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实践研究—以音乐大课间活动为例》课题进行了相关的中期成果汇报。叶老师首先从研究内容、研究过程及举措方面详细阐述了课题的进展情况,并展示了课题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最后提出课当前存在的不足,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未来的改进方法。课题组专家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向烨炜老师认为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课题,音乐的融入既带给孩子们美的感受又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特殊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充分体现了音乐的魅力与价值。同时她也建议课题组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记录方式,形成一份能够呈现不同阶段优化过程的总表,使其更加整体化、结构化、系列化。专家陈延芳老师对此课题的评价是成员真实验、团队能聚力、研究价值高、研究效益大,建议在下一步研究中积极提炼方法,形成具有理论指导性的案例、反思,为今后推广做充分准备。

(叶玉霞老师进行汇报)

(专家向烨炜老师点评)

(专家陈延芳老师点评)

(课题组成员与专家留影)

同安区特殊教育学校许凯丽老师代表《新课标背景下生活适应课程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组进行汇报,她从课题的进展情况、阶段性成果、研究创新点、下一步计划、思考等方面做了全面、细致的介绍。课题组专家翔安特校李森校长对此课题的评价是强强联合,未来可期。他认为此课题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进而展开研究,在选题上极具价值,同时,课题组成员分工明确,克服跨校合作中存在的困难,仍呈现出丰富的实践成果。对于课题下一步研究,李校长建议课题可以在精细上下功夫,成员可收集、罗列过程性材料,将其以图表、折线图的呈现方式展现不同障碍类型学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变化。专家集美特校杨立雅副校长对此课题的研究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肯定了课题组所取得的成绩。她认为此课题实用性强、成长力度可喜,在团队带领下,成员们成长迅速。同时进行跨校合作,融合度高。

(许凯丽老师进行课题汇报)

(专家听取汇报)

(专家李森校长进行点评)

(专家杨立雅副校长点评)

(课题组成员与专家留影)

活动最后,同安区特殊教育学校蔡清炮副校长对此次活动进行总结,他肯定了老师们的课题研究热情和探究能力。希望教师们重视课题研究,做到以研促教,真正发挥课题在教学实践中的引领作用。

此次课题中期汇报活动大大推进了三个课题的进一步开展,也为课题组间相互学习、交流、借鉴提供了平台。不仅让参与的老师们学到了课题研究的方法,也从中感受到进行课题研究的意义。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三个课题组的探索之路越走越远,一路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