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陈鹤琴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对幼儿来说,自然环境能更直接地为他们的自主探索提供支持,自然界很多原始的资源本身就是很好的探究材料。结合我园的“耕读”课题,各班开展子课题,现在各班分享交流这一段时间的经验。
本次活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共有12个班级的老师带来了分享,她们分别从本班开展课题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剖析和反思,充分展示了课题活动实施带来的教学成果和有效意义。
活动中各班老师精心准备了PPT,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本学期班级主题开展的情况。本次的分享活动内容根基于课题,基于生活,依据不同年龄幼儿的水平。从不同的的视点切入,引导幼儿感知、探究身边事物与现象,寻找真问题,展开真学习,获得真发展。大一班的课题为《农具大百科》,来源于幼儿从大棚蔬菜演变的探索;大二班的课题为《我的树朋友》由幼儿园的树生成的从中班开始延续下来的课题……分享结束后,张副园长也对此进行总结分析,并对接下来的课题开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次主题分享,有助于班级之间、年段之间的交流分享,更使老师们对课题的开展和实施步骤有清晰的思路,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相信这个爱学习、勤钻研的教师团队,将会更加精进,在探索课题的路上引领孩子们快乐学习,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