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优化我区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2020年11月5日下午,同安区小学数学教师市技能赛选手集训暨青年教师技能培训活动在同安区梧侣实验小学举行。本次集训活动由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小教室副主任、小学数学教研员邵文川主持,邀请梧侣实验小学校长、市专家型教师林振克现场点评指导并开展讲座——《本原性问题——深度片段教学的支点》,参会的有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数学教研员林芬老师、市技能赛参赛选手和抽测选手、区部分骨干教师、梧侣实小教师。活动分为两个环节:现场抽课题准备并片段展示和讲座。
第一个环节:片段展示。首先,给我们带来片段展示的是市技能赛选手同安区第二实验小学陈艺玲老师,陈老师用富有孩子的语言给我们带来了一节片段《1000以内数的认识》。刚开始,老师用新冠疫情情况数据导入,切合生活,紧接着用小正方体摆一摆,由10个一是十到10个十是一百再到10个百是一千,充满了数学的乐趣。
接着,市技能赛选手新城小学吕燕妮给我们带来了四年级《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片段教学,一开始,吕老师用植树节小朋友浇水种树情境导入,让孩子发现图中的数学信息,然后,让孩子尝试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完成对问题的猜想、验证、总和、提升。
最后,凤南中心小学邵艺光老师为我们展示了《3的倍数特征》。片段开始,邵老师以北京奥运会的年份导入,分析数字2008是2的倍数,不是5的倍数,提问孩子们是不是3的倍数,从而引入课题。接着,请来百数表,通过动手圈一圈3的倍数,引导孩子尝试通过不同方向去观察,最终发现个位加十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就是3的倍数,最后在提问比一百大的数能否满足,逐步归纳出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是3的倍数就是3的倍数。充分体现了猜想、验证、结论的探究过程。
选手片段结束后,梧侣实小校长林振克对三位老师的片段教学进行了分析和指导,并给予了中肯的建议。对陈老师的片段展示,林校长提出低年级数学要让孩子认识表征,可以通过点子图、计数器等学习工具,让孩子建立表征;其次,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数感,多让孩子说一说、摆一摆,让孩子体会999到1000的过渡,理解逢十进一的思想,多让孩子会顺着数、倒着数特别是拐点数,如298如何数到300?最后,林校长还强调一堂优质课需要多一些亮点,期待老师能设计出更多精彩的教学片段。
对吕老师,林校长强调规律问题的讲解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前面的学习知识要善于迁移,善于发现算式之间的关系。如何引入,可以设置猜想:加法有交换律结合律,那么乘法是否也有呢?然后进行验证,那么课堂会更有思考性,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而对于邵老师的片段,林校长认为本节课设计的片段过程很顺畅,有条理性,但如果多一些反例,可以增强学生对3的倍数特征的认识,可以多设计一些让孩子动手摆一摆,例用6个珠子,4个珠子摆一摆,让孩子发现无论怎么摆只有珠子数量是3的倍数,摆出来的数字就是3的倍数。
片段评议最后,小学教研室邵文川副主任就此次比赛选手的三节片段展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也对选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寄予了厚望。
第二环节:片段教学专题讲座。林校长为我们带来了《本原性问题——深度片段教学的支点》的讲座,林校长从数学味道、数学思考方面出发,强调了本源性问题的5个特性:本源性、基础性、思维性、导向性和典型性,林校长认为片段比赛就是高手过招,比的是“效度和亮度”,对策就是深度解读,独特设计,有效突破。读懂教材是根本,处理好教材是关键,练习题是新的知识的教学。林校长强调构建辨析过程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设计变式展现学生生成过程第;第二,在归纳概括结论时体现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对于建构学习方法过程,强调总结时:梳理过程,提炼教与学的方法。教学过程可从几个方面:情境设疑、猜想假设、合作探究、归纳概括和验证应用开始。最后,林校长分享了一些教学案例,让老师们对数学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
每次学习总觉时间飞逝,意犹未尽,老师们收获满满,学习一直在路上.....
供稿:同安区梧侣实验小学 林玉旋 吕志翔
审核: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 林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