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是一个学期的中转站,是对本学期教学的反馈,是查缺补漏的最佳时机。为了如实地评价前半学期教学质量的好坏,查找、发现问题,为改进教学工作提供依据,促进教学发展,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2017年5月4日在我校举行第四片区“学业水平评价”专题暨期中质量分析反馈会。
在这个分析会上,首先由进修附小、洪塘、五显、西柯四个学校的三年级备课组长针对这次期中考,从命题的特点,学生答卷情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全面、客观地分析。又通过对年级优秀率、合格率等方面的详实数据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寻找差距,进一步总结提升教学质量的策略和方法。
由于此次考试的题型较新颖,对比于传统的考试命题有较大的区别。通过此次会议地分析,四校也找出了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薄弱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字的书写不够规范,存在较多错别字;学生答题习惯不好,审题不够细心,存在漏题的情况;课外阅读水平较低以及对于非连续性文本信息提取较薄弱;对于口语交际的题型的理解也不够到位;习作得分较低,标点符号使用不合理。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措施和努力的方向:立足于课堂教学,抓好语文基础;结合课内外,提升阅读能力;加强习作探究,培养习作能力。教学质量一直是各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基。学校一直把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的生命线,期中考试的分析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有利于我们在总结中提高,在反思中前进。
随后,我们进行了第二个环节,由洪延平老师主讲关于《基于PISA视角关照下的小学生阅读素养测评》的讲座。首先洪老师给大家讲解了什么是PISA测试和什么是阅读素养,同时提出了教师教学中要保持教、学、评的一致性。讲座中提出了阅读素养测评主要从信息搜集,阅读基础;分析推理;整合诠释,深度阅读;恰当使用,创造性阅读、主动性阅读这几方面进行。针对这一部分洪老师列举了《曹冲称象》这一篇课文进行讲解,教学过程应该要如何有效地运用测评的理论模型,提高学生信息搜集的能力,并且提高阅读素养。那么,如何正确合理地进行阅读测评,洪老师也给大家提出了相对应的策略。教师要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精选阅读材料,编制精当的阅读题目。
“阅读的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洪老师以教科书上课后思考题(第二学段为例),向我们讲述了课本的编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让教师注重教学过程要重视词句的理解,要点概括,内容探究,感受作品,教学要符合学段的特征,立足于学段目标,评价要有标可依,从而逐步增强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教授学生迁移的意识,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性。
洪老师的讲座让我们受益匪浅,她提出的先进阅读教学理念,让教师学会思索、沉淀,感受到教育是充满智慧的职业;让师生在教学中求得共同发展,求得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