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习作是孩子观察生活、发现美、表达美的最好方式。在这冬日暖阳,如春风拂面的季节中,我们迎来了洪延平名师工作室习作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此次活动在同安区第三实验小学开展,同安区洪延平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小学各单位教导主任、小学各单位三至六年级备课组长、及各校部分教师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首先由同安区第三实验小学王艺串老师执教六年级作文教学课《____让生活更美好》。课堂上,王老师利用“情景与任务”激发学生思考什么让生活更美好,并引导学生把最想表达的感受分享给自己的朋友,最后动手写下来自己的感受。在四人小组交流讨论的过程中,王老师不断引导学生取材于生活,把自己最真实的、体验深刻的感受表达出来。王老师带着学生体验真情,激发情感,实践了作文教学说真话,抒真情的理想境界。王老师王老师习作课堂在写法指导上突出对比点,掌握写作奥秘,而参加研讨活动的老师也都受益匪浅。
习作课后,我们迎来了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施丽聪老师关于统编教材三至六年级习作单元教学建议的讲座。施老师直击学生习作问题,即缺少观察的意识,缺少用没美的语言表达的能力。为此她提出三个关键点:一、精准定位。施老师对统编教科书习作单元不同学段的不同重点进行讲解,让在场老师更加明确习作单元教学方向。她还介绍了统编教材开展“读写结合”编写特点的情况,她希望老师和学生把读写结合始终作为教学训练的重要途径,在教师有计划的辅导下,学习教材的写作技法并运用表达。
施老师强调应该盘活资源,她以三年级的观察的习作单元为例,教师在习作教学前就应该提前3-5天布置习作任务,而非在习作教学之后才进行观察。施老师还提出习作从不回避技术,掌握技术,除了多读多写,教师还需要教,教得对路、得法。习作的秘妙不过一讲究写法,二留心生活,三扮演角色。最后关键点是变序教学,变序读单元导读,再读初试身手,进而进行大习作的教学。施老师针对具体学段进行细致的习作教学指导,这样详细的研读教材,不仅能提高教师的写作教学能力,还能更直接的影响孩子的写作素养。
同安区进修学校的洪延平老师对本次观摩研讨活动作总结性发言。洪老师对施老师的可实践性的指导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洪老师给备课组长留了三个问题:一教材研读读什么,二集体备课备什么,三习作单元教什么。在场教师纷纷表示这次活动开展得及时有效,解除了自己在习作教学中的困惑,明确了今后习作教学的研究方向、教学思路,同时也将有力地推动同安区习作教学的深入发展,进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图文:同安第三实验小学蔡惠妍、蔡怡悦、叶小群
审核: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小教室 苏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