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天气冷暖不定,而同安区小学音乐老师与幼儿园老师们求学的种子则在雨水姐姐的灌溉下盎然生长着。5月17日,在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施美苹老师的召领下,同安区小学全体专职音乐教师、同安区幼儿园教师齐聚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幼儿园,参加《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教学研讨活动。
早晨的大雨冲不淡老师们学习的热忱。一时间,签到处熙来攘往,舞蹈室济济一堂,老师们兴奋期待之情溢于言表。
万众期待中,施美苹老师首先为大家隆重介绍了今天的培训导师李佳璇老师。年轻充满活力的李佳璇老师有着相当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厦门大学艺术学院一人开设了五门课程,更时常致力于厦门的各个区的教师培训。而今日,李佳璇老师为同安区的老师们带来了《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的专题培训。
培训之始,李老师为了让每一位老师切身体验课程,考虑到人数与空间问题,便给在场的众多老师们细致地划分为三个活动小组。
随即,第一小组的成员们便率先开始了体验之旅。李老师出示了几张颜色与形状皆不相同的卡片。首先由老师们自主思考做出相应的动作,既提升了体验老师的空间感与主体性主动性,又考验了老师们的默契和观察力。而后,形状简化为只有颜色区分的色卡,老师们通过回忆,准确地变换出队形。最后,李老师又出示了几种不同的钢琴弹奏片段,引导活动成员简单描述色卡与结束音的对应关系,使老师们恍然大悟,音乐元素的形状化与色彩化让音乐这一无形的艺术具象化,提炼便是李老师给的第一课。
而后一段音乐的出现,老师们聆听中找特点抓节奏,辅之以简单的动作,观察、寻找、主动。让各位参与者用肢体表现音乐感受,且通过“找朋友”的环节让参与者享受音乐所具有的社交性,体验其中的快乐与魅力。
接着,李老师和第二组成员玩起了“大家来找茬”的游戏,让各位参与者迅速融入课堂,在配合中感受恒拍,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观察力的重要性。然后承接上一组的活动内容,用色卡代表不同的动作,随色卡变换或叠加动作。卡尔·奥尔夫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必须动脑、动手、动脚,全身心地感受和表现音乐。这一活动若能应用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将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和肢体协调性。
最后李老师和第三组参与者进行了动作模仿和承接的活动,利用简单的小道具杯子,介绍并让各位老师体验了柯达伊教学法中节奏读法的科学性。不同节奏不同读法与不同节奏相同读法的对比,可以让人明显地感受到不同的韵律体验。节奏是推动音乐的重要因素,恒拍感的建立,节奏的灵活变化,都会给人带来简单的快乐。而不同句子中左右方向的区分使音乐的结构更为明确。老师们都乐此不疲地一次次尝试着,进步着。
一切从学生出发是奥尔夫教学法的首要原则;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是奥尔夫教学法的又一个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奥尔夫教学法的第三个基本原则,也是奥尔夫教学法的归结点。
在培训中李老师还随机寻找每组活动中的成员作为小助教,既能及时反馈教学成效,也能让各位老师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得到启发。而贯穿活动中李老师给予每位活动参与者恰如其缝的赞美与鼓励,让整个活动过程充满迷人的魔力和欢声笑语。
活动生动有趣,时间也在悄悄流走。讲座结束,由厦门市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施美苹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希望老师们将活动中关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所学所思运用到我们的音乐课堂上,让我们的音乐课堂绽放光彩,使同安的音乐教育更上一层。而李佳璇老师对这一次同安区教学研讨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赞扬,肯定了同安区音乐教师们具有良好的音乐素养。施美苹老师也代表全体老师们,再一次感谢李佳璇老师三个小时不停歇地精彩教学使在场的教师们都受益匪浅。奥尔夫教学法明确指出:“教学的结果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教学过程。”相信老师们会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在成长中幸福。
厦门市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
厦门市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幼儿园
2019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