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儿童学习 聚焦环境优化——记洗墨池幼儿园教师教学能力岗位练兵培训

时间:2023-07-01浏览:13

为深入贯彻落实《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精神,基于“儿童视角”,进一步探究幼儿与环境对话的本质,充分发挥环境作为“隐性课程”的教育作用。我园有幸邀请西交利物浦大学教育研究系任丽欣副教授,作题为《儿童的学与记录:瑞吉欧教育经验的启示》《环境作为第三教师》的专题讲座,以期为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及观察记录幼儿成长提供支持与引领。

在第一场《儿童的学与记录:瑞吉欧教育经验的启示》讲座上,任教授深入浅出地向我们介绍了瑞吉欧的教育特色。在意大利小城瑞吉欧·艾米利亚,幼儿园教师时常记录儿童提出的问题及他们的讨论,支持儿童追逐光影、观察天气、思索友谊等,儿童围绕这些问题而开展的项目活动令人惊叹。探索光影是瑞吉欧的教育实践中非常经典的项目活动。任教授还向我们推荐了《除了蚂蚁,什么东西都有影子》及DVD《影子的故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发生在瑞吉欧的探索光影的项目活动,了解瑞吉欧的教师作为儿童学习过程的研究者和推动者是如何与儿童一起探索的。讲座中通过一段段生动的视频或实践案例,给我们以启发,帮助我们更好去理解孩子的100种语言。

第二场的讲座《环境作为第三教师》,任教授以马拉古奇教育理念“环境是第三位老师”引出本次讲座的主题,瑞吉欧环境教育理念所提倡的“环境是第三位老师”,幼儿与环境的学习也至关重要。马拉古奇说过:“环境就像是一个透明的水族馆,可以反映出住在里面的人的想法,道德、态度和文化。”良好的环境可以与幼儿产生良性互动,从而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

随后,任教授请教师们观看了谷歌儿童中心视频,谈到视频环境带给人的心理感受时,老师们分别用“温馨”“井井有条”“贴近自然”“儿童视角”“柔和”“协调”来形容,充分体现出儿童作为独立发展的个体理应主动、有效参与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彰显了瑞吉欧环境教育理念中的平等、和谐、民主。

在任教授的讲座里,我们进一步在脑海中构建出瑞吉欧环境教育取向的成功元素,它们不再是单一的个体,而是各个元素之间紧密相连并且互相作用。

互动性强是这两场的讲座给在座教师最深的感受,任教授循循善诱,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抛向,老师们展开一次又一次地头脑风暴。

讲座的最后,任教授将讲座回归了教学实际。老师们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观看了瑞吉欧理念启发的幼儿园环境,思考有哪些元素可以借鉴到自己的教室中的?”

专家引领、思维碰撞,任丽欣副教授结合瑞吉欧幼儿园的一些实例与老师们分享,挖掘出其环境教育理念的深刻内涵和精神,给予老师们很多借鉴和支持,重申了环境对于我们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聚焦问题,点对点地诊断帮助教师们对于环境的创设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环境创设观念得到更新与提升,相信老师们能将所学所获转化成实践,为孩子们创设“会说话”的环境,让环境成为幼儿的第三任教师,于“润物细无声”中支持与推动幼儿区域活动的深度发展。



图/文:杨盈盈

单位:厦门市同安区洗墨池幼儿园

日期:2023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