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和教育部《依法治教实施纲要(2016-2020年)》要求,进一步加强校园普法教育工作,提高普法实效,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园孩子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全面提高幼儿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逃生和自救能力,洗墨池幼儿园与“法治进校园”讲师队伍统筹联系人黄妙芳联系,邀请同安区“法治进校园”讲师为师生开展法律专题讲座。
2019年6月10日,洗墨池幼儿园邀请厦门市“法治进校园”讲师——同安区新城小学陈炜杰老师来园为孩子进行“法治进校园”宣讲。陈炜杰老师的另一身份是我园卓怡萱老师的爱人。带有双重身份的陈老师的到来,让洗墨池幼儿园的师生倍感亲切,夫妻共同主持,双双倡导法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此。
陈老师与孩子们互动问话,向孩子们抛出一个个的问题,如“在大商场或者大街上有没有走丢过呀,万一走丢怎么办呢?”、“陌生人给你糖吃怎么办?” 、“你能记住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吗和家里的地址吗?”、“陌生人找你问路你该怎么办?”、“要过马路,应该怎么办?”……在一问一答中,气氛踊跃热烈。陈老师再加以小结,告诉孩子们110、120、122、119等电话的用处,如何分清这些电话的用途以及正确拨打以及学会寻找正确安全的地方。
陈老师结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播放“依法保护自身的权益”的视频,视频内容是:爸爸买了玩具给可可乐乐玩,突然玩具起火了,爸爸生气了直接找商家理论,结果起冲突了,最后警察来了,只能和解,后来爸爸发现了可以通过法律的途径,把商家告上法庭,最终法庭宣判商家要赔偿。观看视频后,陈老师提出三个问题:视频一开始爸爸找商家理论是正确的吗?商家不赔偿,找人去揍商家,这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最后是怎么解决问题的?在孩子们回答的基础上,陈老师进一步梳理总结:当我们的合法权益收到伤害的时候,就要通过法律的途径来解决,所以,通过暴力打架的方式是不能解决的。
法治进校园,夫妻同携手,践行价值观,共筑教育梦。通过此次“法治进校园”宣讲活动,激发了幼儿学法、懂法、守法的的热情,提高和普及幼儿的防范意识,增强幼儿从小自我保护和防范不法侵害的能力,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图/文:厦门市同安区洗墨池幼儿园
2019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