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欢乐中传承文化 在运动中健康成长——记同安区实验幼儿园早操观摩研讨活动

时间:2017-11-06浏览:303

1020日上午,实验幼儿园两个园区开展了新学期早操观摩研讨活动。活动分大、中、小三个年龄段逐次进行。教师们分别在从音乐的选取、器械的选择、动作的编排、表演的创意等方面,根据孩子年龄特点进行了精心设计与编排,同时巧妙地将本土文化渗透到早操活动中。在幼儿早操创编过程中,我们精心挖掘幼儿喜闻乐见的闽南文艺、童谣歌曲、民间游戏等,将其巧妙渗透于早操各个环节。

同安竹资源丰富,两根简单竹筒贯穿早操的始终,既成了大班幼儿早操的器械,又可以表演拍胸舞和竹竿舞,经过简单组合又可以玩跳格子、进行钻爬跑跳等游戏;贡球舞是深受大家喜爱的闽南民间舞蹈,我们将精美的贡球一物多用,既作为幼儿贡球操的早操器械,又是舞龙舞狮的道具、还可以融入车鼓弄和宋江阵表演中,玩民间游戏“老鼠笼”等,富有浓郁的闽南气息;中班教师们还选择了传统的闽南民俗用具——竹筛,利用亲子活动的机会请家长与幼儿一起在竹筛上作画,结合我们闽南戏剧表演形式,大胆地将一面面竹筛变成百媚千姿、形态各异的脸谱。早操中,小朋友把一面面竹筛当成装“烧肉粽”篮子、当成战争中的盾牌、当成戏曲表演的面具等,有趣极了;小班的模仿操则以闽南童谣为背景音乐,将《红砖仔埕》《果子歌》《天黑黑》等诙谐风趣、韵律十足的童谣音乐融入到操节、表演和游戏中,不断带动着幼儿快乐参与、积极运动,在欢乐中传承闽南文化、在运动中健康成长。

随后,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运动特点,从实际出发,认真解读《指南》中健康领域目标,还针对各段早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讨,如在早操器械的合理使用和收放、幼儿下肢运动的不足、师幼和幼幼间情感的互动等方面进行改进,不断完善早操活动,切实支持幼儿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