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浓浓的三月里,西柯中心小学的数学教研氛围也是非常浓厚的。3月31日上午,三位五年级数学老师为大家呈现了三节沉稳有内涵的数学课。
第一节是埭头小学郭志鹏老师执教的《分数的意义》。这节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节课,它属于“数与代数”学习领域,是一节概念教学课。郭老师教学这节概念课的基本模式是概念的引入——概念的形成——概念的巩固——概念的发展。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全面参与举例,动手操作,自我创造等主动探究活动,学生理解了单位“1”的含义和分数的意义,并知道了分数单位的含义,整节课重点突出,难点也突破的很好,教学任务顺利完成,达到教学目标。
第二节与第一节同课异构,也是《分数的意义》,由西浦小学李雅莉老师执教。学生学习数学概念不能一蹴而就,要通过这一节课和以后的学习逐步加深理解。在这一节课中分数的意义内涵比较丰富,且比较抽象,这就要通过练习巩固和发展学生的智能。首先将整节课设计成实践操作性的练习形式,围绕重点内容既有基础题、变式题,又有综合题和发展题,题型新颖而灵活,不仅提高了学生练习兴趣,促使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而且在练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判断、多向思考的能力。
第三节是由西柯中心小学杨秀云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数学广角课——《找次品》。本课以“找次品”这一探索性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杨老师引导学生从简单问题入手,理解找次品的含义,并用直观方式清晰地表达推理过程。学生充分经历“比较——猜测——验证”的探究过程,理解找次品的最优策略:一是把待测物品分成三份,二是尽量平均分,这样才能“保证”用“至少”的次数找出次品。杨老师在课堂中能关注个体差异,注重“说”的训练,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化归”思想,通过分层练习进一步理解巩固找次品的问题。
课后,数学老师们针对这三节课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评价:三位老师上课的思路都很清晰,重难点把握准确,各有优点,但也都有相似的不足,即在教学中留给学生动手、动脑、交流的空间和时间把握的不够合理。这也是我们教研的初衷,有不足就要通过教研一起面对,一起化解,一起改进。教研不停,超越不止。
图、文:陈丽真
审核:柯明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