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6日,今日的泉州,骄阳似火。而同安区小学数学试题编制能力提升研修班的学习课堂里却是如沐春风。
上午是由有“数学王子”美誉的张齐华老师为我们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设计》的专题讲座。学员们怀着"见贤齐内自省"的心情,开始享受这场精神上的饕餮盛宴。
张齐华老师用生动的案例为我们阐释了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达成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共识”,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路径”。同时,他强调落实核心素养的课堂应该是为促进学习而教,真正让学习这个过程指向“理解、支持、提升”,指向“学生、学习、学力”。
张老师的讲座,点点滴滴都冲击着我们的心灵,时时刻刻都激荡着我们的思维。字字珠玑讲授,理论与案例结合,理性与幽默并存,理解与智慧相依。学员们都感受到了极强的可行性,纷纷表示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新一轮的课堂教学中。
下午我们邀请福建省小学数学教学委员会理事长彭晓玫老师为参加培训的老师做《顺应质量监测,开启深度学习》讲座,她从“认识学业质量监测作用,引导课堂教学改革”、“能力的结构”、“构成试题的选择”等多个角度列举诸多试题,并针对每道试题做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在分析试题中引导老师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要明确目标,制定计划,将深度学习落地生根。
讲座后,彭老师还回答了老师的现场提问:“怎样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彭老师建议老师们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要从一年级开始,抓关键句、关键词,边读题边联想知识结构,平时要慢慢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彭老师的讲座拨云见日,学员们豁然开朗,不仅明确了质量监测实质内容,还为我们在平时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让老师们从中享受到了一场丰盛的精神盛宴。同时,我们也谨记彭老师的谆谆教导:年轻的教师要善于学习,勇于实践,必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培训虽然结束了,然而,我们的思考在继续。要想采它山之玉为我所用,纳白家之长解我所困,还需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也许会很漫长,也许会走得很累,但我们会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相信在每位老师的倾心投入下,人人都能成为为学生提供优质数学教育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