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部署;是铸牢中国共产党人信仰信念之基的重要举措;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是传承红色基因担当作为的行动指南。2021年4月9日——11日,同安区大同学区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部分骨干教师前往长汀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10日上午,进行简单的开班仪式后,培训班的学员们在长汀县委党校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汀县城水东街汀江巷。一座飞檐翘角的府第式建筑,典雅精致,与一座座民居连成一片,门楼上写着的“辛耕别墅”四个大字,告诉了过往行人它与众不同的身份:红四军司令部、政治部旧址,毛泽东、朱德旧居。在辛耕别墅的大厅里,毛泽东主持召开过多次调查会,其中就有钱粮师爷、老裁缝、老教书先生、老衙役、老佃户、流氓头六种人的调查会,身体力行地实践着他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重要观点,深入了解当时长汀的社会经济状况……
城中另一条巷陌深处,已有近百年历史的“福音医院”,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被完好地保护着。整座医院白墙黑瓦,内有庭院,是典型的汀州客家建筑风格。1927年9月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率“八一”南昌起义部队路经长汀,医院热情为起义军服务,接收了包括陈赓、徐特立等300多位伤病员在福音医院治疗。1931年福音医院成为中央苏区的红军医院。1932年毛泽东同志曾在福音医院养病。次年福音医院搬往瑞金,改名为“中央红色医院”,傅连璋同志为院长……
在长汀老古井和毛泽东旧居,大家围在古井边,静静地聆听着老师介绍这口毛主席最牵挂的井,眼前仿佛看见了毛主席在老古井旁和群众唠唠嗑,拉拉家常;仿佛看见了毛主席和为他看病的福音医院院长傅连暲一边喝着老古井井水泡沏的香茶,一边谈理想、谈人生、谈信仰、谈革命……
10下午,学员们追寻着昔日红军的足迹踏上了前往连城松毛岭之路。静穆肃立于无名烈士墓前,这是万千无名英雄的最后归宿地。一颗颗镶嵌在无名烈士墓上的鹅卵石凝聚着不朽的记忆,他们的青春,他们的坚守。大同学区总支部书记卓宏伟心情沉痛地讲述着松毛岭战役中,中国工农红军红九军团的战士们,奋勇阻击敌军的英雄故事。青山悲泣,江河落泪!
1934年9月23日上午,松毛岭上响起了密集的枪炮声。松毛岭战役是长征前第五次反“围剿”红军在中央苏区东线的最后一战,也是异常惨烈的一战。这一战,一万余名红军战士英勇牺牲,从此长眠于松毛岭。这异常惨烈的一役,为中央主力红军战略大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青山处处埋忠骨,红军精神代代传”,松毛岭下,纪念碑前,学员们昂首注视,向革命先烈默哀,表达深深的敬意和缅怀之情。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抷热土一抷魂”,遥望历史的长河,望见——八十多年前,500多位年轻儿郎踏上一座客家廊桥,满腔热血,在征兵册上庄重地写下自己的名字;八十多年前闽西子弟伫立在红军桥柱旁,与“生命的等高线”比肩;八十多年前马蹄声碎,唢呐声咽,英雄桥送走“六子当兵”,送走17位生死与共最终只有一人幸存的铁血战友;八十多年前红九军团这支刚走下火线的英勇铁军,吹响了长征的号角,在观寿公祠前告别父老乡亲,率先实施战略转移,迈出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步,走上了一条为国捐躯的不归之路……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正是革命前辈们在艰难困苦面前,未曾停下信念的脚步,才能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才能有如今以高昂姿态崛起的中国魂、民族魂。
走上红军桥、穿过红军街,我们的心一直跟随着革命的岁月跌宕起伏,被坚定的理想信念、乐观的革命精神、充满豪情的战斗精神和勇于担当的革命气概所震撼!
一件史物见证一段岁月,一则故事承载一份记忆。4月11日上午,学员们先后参观了瞿秋白烈士及杨成武将军纪念馆、省苏维埃旧址等,一幅幅图片、一件件文物、一桩桩事迹,让党员们更加深刻了解两位革命英雄不平凡的一生。回顾那段光辉而又曲折的历史,无数革命先烈为了理想和信念,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用汗水和鲜血奠定了革命胜利的基石,让每位党员都深感震撼和敬佩。
追忆红色历史,感悟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责任和担当,全体学员的情感受到了震撼、心灵得到了净化、思想得到了升华,进一步激发了爱国热情,坚定了理想信念。大家表示,在今后工作中,将不忘初心、牢记职责使命,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奋发进取、砥砺前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作风,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中共厦门市同安区大同学区总支部委员会
2021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