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掀起党史学习热潮,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厦门市城东中学党支部根据区教工委的安排,于4月19日下午组织全体教职工在梯形会议室开展“百名支部书记讲党史”活动。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活动伊始,学校支部书记柯前进同志发言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才能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
接着,学校党史教师骨干成员陈建荣老师以《学党史、铭党恩、跟党走——黎明》为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背景、经过、意义等。党课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迎来马克思主义。从1840年资本主义国家打开中国大门,中国人民担负着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使命,不同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探索国家出路。这个时期农民阶级领导“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推行“洋务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推进“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辛亥革命”,陈老师详细讲解了这些阶级的探索以及失败后得到的经验教训。在这一时期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俄国的“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领导无产阶级,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探索拯救中国的出路。
第二部分是“南陈北李”相约建党。陈老师讲到,“五四”运动后,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要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需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1920年初,陈独秀、李大钊等开始了建党的探索和酝酿,最终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定名为中国共产党,并于1921年7月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各地代表赶赴上海参加。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前后共开了7次会议,在第6次会议时遭到了法租界警察的干扰,立即撤离上海转至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又称“红船”)上继续会议,在这最后一次会议上讨论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确定了党的名称、奋斗目标、基本政策、提出了发展党员、建立地方和中央机构等组织制度,兼有党纲和党章的内容,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红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此,诞生了中国革命精神之源——“红船精神”,意指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一堂生动精彩的“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主题党课,让老师们了解了中国人民经历一次次的挫折与失败后,迎来了马克思主义,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明白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它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体现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体现了“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和“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党课结束后,柯书记强调,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我们必须抓住党史学习教育的契机,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以优异的教育教学成绩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
图文:陈妙音
审核:黄伟彬
厦门市城东中学
2021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