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我回到厦门大学,与千千万万的厦大学子一起庆祝她的百岁生日。四月的厦园早已是春光明媚,绿茵遍野。漫步在嘉庚楼群前的石板路上,抚摸着校史馆和革命史馆的老照片,我思绪万千,那些在厦大埋头苦读的青春时光便渐渐地变得鲜活了起来。
七年前,怀揣着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无限向往,我成为了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的一份子。入学后的一周里,我体会到了陈嘉庚先生胸怀怎样的伟大气魄,能在一百年前奋起呼号,践行教育救国的理念。1921年4月6日,他在厦大奠基之日发表演讲:“民心不死,国脉尚存。以四万万之民族,决无甘居人之下之理。今日不达,尚有来日;及身不达,尚有子孙。如精卫之填海,愚公之移山,终有贯彻目的之日。”这是百年前嘉庚先生的初心啊!那日之后的厦大广揽英才,群贤毕至,而厦大的血脉和基因里早已植入了家国情怀和强国梦想。100年来,天南海北的厦大学子也成了嘉庚先生初心的践行者。这接力棒代代传承,在各行各业书写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足迹。最近大火的脱贫攻坚题材影视剧《山海情》中,也留下了厦大人的身影。1999年,厦大派出的援宁支教队在那“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贡献了22年的青春和热血。“致吾知于无央,充吾爱于无疆”。我的耳边又想起了令人心潮澎湃的校歌。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百年光影交替,万物流变于瞬息,而不变的,是陈嘉庚先生激励一代代的学子“勿忘国耻,奋发图强”的初心,也是每一个厦大人心中赤诚的家国情怀和坚定的强国梦想。
东海之滨,五老峰下,这座鲁迅口中“背山靠海,风景绝佳”的学府,历经百年风雨。她的步伐愈加稳健,她的姿态愈发从容,她的胸怀愈加宽广。同样的100年前,嘉兴南湖上一艘红船坚定起航,在沉沉黑夜中点燃了亘古未有的革命火种,激励着共产党人不懈奋斗。此刻,我不禁在想,这百年的荣光是如何滋养了我?我与厦大、我与中国共产党又是怎样的一种情感呢?诗人艾青写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我再一次来到了囊萤楼,抬头便望见了写着“福建省第一个党支部旧址”的牌匾。1926年2月,厦门大学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在福建省的第一个党支部。它是厦门地区建党的播种机,揭开了福建省中共党史的新篇章。在书记罗扬才同志的带领下,厦门人民革命运动进入到了新时期。从此,革命之光洒满了八闽大地。
我的父亲是一位奋斗在基层教育岗位上的共产党员。在他的耳濡目染下,我坚定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因此,在刚上大一时我便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却因未满18周岁而不得不推迟入党。2013年5月,我终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当我口中大声说出“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的誓词时,我仿佛看到了百年来一代代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的奋斗,看到了红色党旗下一张张真诚勇敢的面孔,看到了党徽下跳动的赤子之心,看到了共产党领导下沧海桑田的社会变化。
毕业后,我选择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我再次问自己:你为什么要成为一名教师?你将如何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信仰?在我心里,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一头挑着学生的今天,一头挑着党和国家的未来。“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说过:“作为教师还要清楚的是,我是中国人的教师。做好新中国教师的本分,心中必须要有中国的灯火。要指引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下树立民族精神之根,筑爱国主义之魂,用中国人博大的情怀,用真正的本领为中国做出贡献,为人类做出贡献。”“中国的灯火”,这不就是一百年前共产党“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初心吗?这不正是一百年前陈嘉庚先生“培育英才,改造社会,振兴祖国”的初心吗?这也是我的初心啊。
当我选择成为教师的那一刻起,当我在入职宣誓上庄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时,我就不断地思索我要怎么培养学生,我要把他们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新世纪新时代的教育事业以德育为魂,以立德树人为立身之本。因此,教师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崇高的人格修为,无私的爱生情怀。教师要在各种噪声和杂音中始终坚定人民立场,并以此教育学生应该坚持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教师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用人格的力量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教师要用师之大爱去超越一切,启迪学生的智慧,触动学生的心灵。宣读誓词只需要一分钟,但我将用一生来实践我的庄严承诺。教育是用生命浇灌生命,用灵魂塑造灵魂。我将通过言传身教在学生心灵里播下真善美的种子,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终生。
八年前,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自豪中汲取着党的精神食粮。七年前,我于厦门大学囊萤楼求学,家国情、强国梦的种子在我心里生根发芽。四年前,我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从事的是塑造学生生命的工作,并在去年的第五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荣获厦门市高中英语学科一等奖第一名。当我把自己的生命和国家命运、人民幸福联系在一起,我觉得我永远是有力量的。这是初心的力量。百年前,嘉庚先生心怀“教育救国”的理想,厦门大学则在祖国的东南方,面朝大海,为国图强。这是初心的力量。百年前,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这是初心的力量。奋进新时代,筑梦新征程。我们以初心坚定使命,从发展历程中汲取力量。再次回眸,让我们用一个世纪的荣光,点亮又一个百年的辉煌。
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张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