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23日上午,同安区2015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中化学“答疑型”微课的设计和应用实践研究》(证书编号:KYZ1502)结题鉴定会在厦门市启悟中学勤政楼三楼会议室隆重举行。参加结题会的鉴定专家有: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化学教研员蔡永法老师、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陈彩卿老师、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陈阿妹老师、厦门市东山中学林怡芬老师、厦门市洪塘中学叶建扬老师。会议由启悟中学化学教研组组长吕建勋老师主持。
结题会上,首先由课题主持人陈翠云老师作课题成果汇报:陈翠云老师从课题的主要过程和活动、课题研究计划执行情况、课题成果的出版和发表情况、如何规范研究过程的管理、课题研究变更情况、课题中存在的问题、课题研究反思以及今后的设想等方面向与会领导和专家作了视音频结合、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汇报。
议主持人吕建勋老师介绍出席会议的专家
课题主持人陈翠云老师作课题成果汇报
课题组成员、专家听取课题结题汇报
课题组成员、专家听取课题结题汇报
接着,课题组核心成员侯静老师、陈海洁老师发表课题研究心得,与大家交流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心得体会:1、通过课题研究,使自己树立了问题即课题的认知;2、促进个人专业成长;3、个人理论水平得到很大提升。
课题核心成员侯静老师发表课题研究心得
课题核心成员陈海洁老师发表课题研究心得
其次,鉴定组专家认真查阅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和物化成果。
鉴定组专家检查材料
鉴定组专家检查材料
鉴定组专家检查材料
最后,鉴定组专家结合该课题的过程性研究情况和研究成果,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讨论,形成了课题鉴定:一致同意该课题结题,鉴定等级为优秀。专家组一致认为:①课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总是会存在一部分的学生掉队,而在当今小班化还无法完全实现的条件下,这部分待优生的学习困难就可以通过该课题“答疑型”微课来解决。“答疑型”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②课题资料全面、详实、丰富。课题研究过程中注意搜集、整理各种资料,并用文字、照片、视频、学生作品等多样化的形式进行了记录,真实反映了课题研究的过程和轨迹,有利于研究者进行进一步的反思和提升,并为同类研究提供了操作性较强的做法和经验。③课题主持人以饱满的热情和认真负责的精神,团结课题组所有成员,充分发挥团队的智慧和力量,科学规划课题研究进程并有序组织实施。课题实施过程分三个阶段完成,首先课题成员通过查阅资料、制定方案和组织学习制作微课,组织开展课题开题报告。接着,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访谈、微课的设计和制作、开发与本课题相关的校本课程资源、最后通过收集资料、分析小结,撰写出课题论文。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相结合,真研究、真讨论、真实践,有详实的问卷调查与学生校本作业等,使研究问题得以有效解决。④课题研究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如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微课教学设计、课题组研讨沙龙、微课比赛、学生活动、校本作业的开发、公开示范课、研究性学习开展等,取得喜人成果,形成有推广价值的课题研究论文,制作实用性强的“答疑型”微课并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教师自身的素养也同样得到了发展。专家组认为:《高中化学“答疑型”微课的设计和应用实践研究》课题成果符合区规划课题的结题要求,该课题研究达到预期目标,一致同意该课题结题。并建议该课题组在总结课题成果的基础上再作更深入的研究,继续加以总结推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课题研究为平台,加强教研,推动我区高中化学教研水平的提升。
定组组长蔡永法老师点评并作课题鉴定结论
定组专家分析、讨论,形成课题鉴定
会议的最后,课题主持人总结发言:感谢专家组老师百忙之中抽空参加课题结题鉴定会,给予该课题的高度评价;感谢专家组老师提出宝贵意见与建议,课题组全体成员将以此为契机,加强研究,进一步将课题进行提升和推广,并宣布课题结题鉴定会议圆满落下帷幕。
文:陈翠云、吕建勋 图:郑明贤、陈翠云
厦门市启悟中学2018年0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