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打卡分享乐,家校共读方法妙——记西柯中心小学第十二周语文教研活动

时间:2019-11-21浏览:25

为了充分集合优秀教育资源,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家校共读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培养学生爱读书和乐读书的习惯,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20191119日上午第三、四节,在西柯中心小学至乐楼录播室举行第十二周小学语文教研活动。

此次教研活动由柯雪君、陈晶婷、洪俊娴、林倩四位老师进行班级阅读打卡经验分享。

首先由柯雪君老师进行分享:柯老师通过精美的课件展示,将本班级的阅读打卡过程特点归纳为:先易后难,逐步推进。渐进提高,并且针对每次打卡的读、练、评、改、思六个过程来谈她对阅读打卡的一些经验总结。在他们班“阅读打卡”可以分为:坚持思想发动,强化主动融入;坚持循序渐进,强化依律而动;坚持量化管理,强化数据思维;坚持分类指导,强化有的放矢四个过程。这看似简单的过程,其实离不开我们老师的尽心尽力,看到孩子们的朗读能力,阅读能力,逐步的进步起来,所有的付出还是值得的。

陈晶婷老师从班级阅读打卡的出发点、阅读打卡的要求、阅读打卡的过程及阅读打卡之后的成果显现,和我们分享了她们班级阅读打卡的经验。就如陈老师所说,其实阅读就是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学会鉴赏,学习文章的表达。而阅读打卡的目的则是鼓励孩子大胆的张嘴读出声,从而去感受文章的韵律美,含义美。我们老师在这场活动中扮演着引领的角色,一步步引导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阅读的魅力所在,从而爱上阅读。

洪俊娴老师班级阅读打卡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激发阅读兴趣,第二阶段训练朗读发音、促进亲子共读,第三个阶段创新方式,持之以恒。在第一阶段洪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打卡内容、打卡形式没有做过多的要求,第一阶段在老师的每日点评下,很多孩子的朗读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第二阶段为全班共读阶段,即全班共同朗读相同内容,具体共读内容详见清单。第二阶段老师不再进行每日点评,取而代之的是每日共读评价表,评价表将从几个部分对孩子和家长的朗读进行打分评价,当日由老师打完分后发到群里。为了公平洪老师也特别强调,如果错过时间,就不再补打卡。第三阶段不在微信群打卡,取而代之的是在微信小程序“小打卡”上进行打卡,在这一阶段,洪老师也特别邀请家长也参与进来,让我们的家校共读任务落到实处。

最后是林倩老师来分享。林老师在前面三位老师分享的基础上,也特别强调了“小打卡”的程序的便利性,更重要的是,林老师自己本人也加入阅读打卡活动,以教师的示范读带动全班的朗读,我相信这样用心、独特的方式,能很好点燃孩子阅读的热情。

通过四位老师的经验分享,相信在场的语文老师都对阅读有了更深的感触。接下来我们会将阅读打卡活动推广到每个班级,让每个孩子亲身感受阅读的魅力,让家校共读的氛围越来越浓。

                                                              图\文:纪慧萍  审核:柯晓娟

                                                                          2019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