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语文要素 夯实课堂教学
——记西柯学区“落实语文要素”校级教研活动报道
总有诗和远方,梦想和力量,激励着我们砥砺前进!2019年11月21日上午,湛蓝的天空,书声琅琅的校园,西柯学区“落实语文要素”校级教研活动在中心小学录播室如火如荼地开展。此次活动以公开课展示为主,教学讲座为辅,旨在通过交流研讨深化老师们对部编本新教材编排特点的了解,引导老师们更好地把握语文要素,更科学地设计语文教学活动,创建开放有效的共同体学习模式,夯实语文课堂,让学生课堂学习更有实效。共有来自学区五所学校的数十名老师热情参与了此次活动。
首先,张苾莎老师执教《大自然的声音》,张老师带着孩子们从听声音,说画面揭题,激起孩子们的兴趣,带领孩子们进入大自然的音乐会。孩子们从认识声音词语,感受大自然中藏着的美妙声音,找出文章描写优美的词语,生动的语言,通过男女生分工朗读,感受风之声的不一样。同时,张老师引导孩子们运用课文结构为支架进行概括,通过词语理解推动朗读,在读中感受大自然声音的美妙。最后,张老师和孩子们一起为风制作名片,孩子们在做中学,体会风真是一个音乐家,在不同的季节唱着不同的歌曲,实在太神奇了。张老师带着孩子们听了一场别样的音乐会,大自然真是太美妙了。
接着,纪燕评老师执教《牛和鹅》,这是统编教材里的一篇新课文,纪老师抓住本单元学习批注阅读的方法的语文要素展开教学。这是一篇指向童年生活的富有趣味性的文章。纪老师在夯实字词基础上,引导孩子们观察本篇文章与其他文章的不同之处,聪明的孩子拥有火眼金睛,一下子就发现了批注,纪老师顺势出示批注含义,让孩子们了解其实批注就是我们平时的圈画,在此基础上引入文字批注,引导孩子们阅读课文,找出文章批注的角度。通过学习单的小组讨论学习,孩子们交流了批注的方法,并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画面进行批注,孩子们纷纷交流自己的想法,感受“我”被鹅欺负的场面。在阅读和交流中,孩子们初步明白了多角度的批注方法,相信孩子们在日后的阅读中能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这一好习惯。
冰心奶奶说过“童年,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童年的话题说不完,童年的回忆难以忘怀。潘小曲老师从不同的视角执教《牛和鹅》,潘老师幽默有活力,以猜谜语的形式切入主题,激发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在教学动词方面时,让孩子们表演动作,孩子们融情与景,使孩子们更深刻的体会动词的含义。潘老师循序渐进,引导孩子们发现批注,并带领孩子们寻找文章的批注,分析批注从哪些角度来做的。在此期间,潘老师创设情境,和孩子们一起读,一起做动作,寓教于玩乐之中,从批注和朗读中,感受文字描绘的画面,体验作者的情感,带领孩子们走进了任大霖的童年之中,别有一番趣味。
海纳百川铸理想,并肩共创新希望。三位老师为大家呈现三堂不同风格的公开课,各有千秋,让在场的老师们深受启发。学区教导陈秋梅组织语文组的老师们就这三堂课展开了研讨,大家各抒己见,这是一场思维碰撞的旅程,在思想碰撞中打开了老师们的思路,使大家获得了更多的方法。陈老师也对每堂课进行精准到位的点评,最后总结鼓励大家要勇于实践,认真探索,才能在专业上更快更好地成长。
最后,吕艺旋老师围绕“落实语文要素”这一主题,进行了精彩的讲座分享,满满的干货,使在座的老师们受益匪浅。在统编版教材下,如何处理好语文要素尤显重要,这是价值追求,是学科逻辑与学习逻辑融合贯通的课程观,因此要努力构建符合语文学科基本规律,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语文能力发展训练体系。吕老师抛出三个问题引发在场老师思考,应该学什么?怎么安排学的内容?达到什么程度?这便是学科逻辑,在统编教材中,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元,只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才能更好的教学。语文要素就要求要有必备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掌握这几把金钥匙才能更好的诠释语文要素。吕老师以生动的例子为大家解读了语文要素,使在场的老师茅塞顿开,相信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能化成活动,有效落实,做到“在学习”和“真学习”。
讲座在意犹未尽中结束了,老师们还在回想刚才课程的精彩环节,还在含英咀嚼讲座的重要内容。一场激动人心的研讨落幕,一场关于部编本新教材如何教的征程还在延展,让我们通过不断地学习,一步一个脚印地实践,我们会有更多的思考和收获。一起奔跑吧,语文组!
(图/童小娟 文/叶丽娜 审核:吕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