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村小学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2019年12月20日上午,西柯学区举行第十六周数学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朱金池老师、李雅莉老师、叶玉勤老师执教,全体三四年级数学老师参与研讨,聆听了三堂韵味无穷的公开课。
第一节课由朱金池老师执教《集合》,本节课选自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朱老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总数有时并非简单的直接相加,当出现重复的情况时还需考虑重复的数量。通过制造冲突引发学生自主思考、小组合作探究。朱老师注重课堂生成,关注学生知识生长点,由学生自己探索得出集合的表示方法。
第二节课由李雅莉老师执教《合理安排时间》,本节课选自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一开始,李老师就利用煮鸡蛋的小问题让学生明确为节省时间可将一些事同时做,从而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而后,李老师让学生自主探究“如何尽快让客人喝上茶”的问题,通过对比得出做事情应该考虑先后顺序,并且要讲究科学的道理。整堂课思路清晰,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自主探究,学生真正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节课由叶玉勤老师执教《合理安排时间》,与李雅莉老师同课异构,呈现出了别样的风采。叶老师一上课,就利用“穿鞋穿袜”、“洗衣扫地”等生活中的情景,让学生明白了生活中有些事情可以同时进行,但也要讲究先后顺序,为教学本节课的重难点做铺垫。课堂中,叶老师充分尊重学生发声的机会,学生精彩的发言另听课老师眼前一亮。
课后,全体三四年级教师纷纷踊跃发言,提出了自己的宝贵意见。三节课都受到听课老师们的一致好评。朱金池老师能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自主生成的知识,并且在习题设置上层层递进,开放式的题目设计给予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李雅莉老师语言清晰,干净利索,整节课环节紧凑,条理清晰。叶玉勤老师给予学生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在学生有不同意见时,让学生互相对话,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会老师们也对三节课提出教学上的建议:《集合》可以再深入学习,帮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集合各个部分所表示的含义。《合理安排时间》一课,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可以互相补充,制造同时做几件事情但时间不一致的矛盾,开拓学生的思维。通过今天的教研活动,老师们都收获满满,不仅学生的学习是真正发生,老师也是真正研讨,真正学习。
三堂公开课的呈现,让在座的老师们也见证了三位老师的精心准备。一次又一次的打磨,才造就了今天的精彩!
图文:李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