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记录是幼儿教师解读童心的重要方式,也是助推幼儿游戏、学习能力的“催化剂”。为帮助教师深入掌握科学的自主游戏观察记录方法,2018年5月12日上午10点,我园有幸邀请到集美大学杨静副教授到梧侣学校四楼会议厅为梧侣幼儿园和第一片区的姐妹园老师们讲述《幼儿游戏观察记录与分析》的专题讲座。
讲座开始前,杨静副教授首先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核心,借助顾明远说的一句话“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纪律,即只有专业化,具有不可替性,才有社会地位,才可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如果一种职业是人人可以胜任的,则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来引发老师们的思考,并提出实质性问题“老师如何用专业语言告诉家长孩子穿错鞋”的现象来与现场在座的老师们进行场前的小互动。
观察是幼儿园老师基本功,课上得好或不好,关键是懂孩子。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是能根据孩子的行为判断他的发展,分析幼儿行为背后的发展,判断发展水平,提出支持性发展策略。讲座中,杨静副教授通过自己对幼儿行为观察与追踪,分享案例主题活动《今天我当家》等一个个生动、真实而有效的游戏观察记录,从文本规范到语言描述,再到分析启示,帮老师们梳理了撰写游戏案例的基本思路。瞬间有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真是受益匪浅。
杨静副教授的讲座句句扣人心弦,段段引人入胜,无不渗透着她对幼儿教育的热爱与追求、觉察与反思。什么是观察、观察什么、怎么观察及如何记录幼儿游戏中的行为等也逐一做了详细的讲解。同时,还以积木区游戏记录、小班建构《纸箱游戏》等为例,引发老师怎么看、怎么想、怎么分析,并建议老师们结合《指南》来观察记录幼儿的游戏行为,来促进幼儿向更高游戏水平发展。
最后,杨静副教授还给全体第一片区的老师们推荐了两本经典书籍,并提出了美好的建议,希望老师们尽可能多地储存关于儿童发展的知识、细节分析幼儿的游戏行为、在观察前多对自己提问,相信老师们在杨副教授的号召和梧侣幼儿园教师精神的感召下,一定能继续细化和丰富对《指南》认知,进一步明确各年龄段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目标,在以后的教育实践中进行更具体、真切、到位的游戏观察、分析与记录,更好的走近幼儿,走进他们的游戏,并看懂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