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区游戏是当前幼儿学习的一种途径,也是推进幼教改革的一种教育活动新形式。是幼儿园促进幼儿能力发展的课程组织方式之一,它以个别化学习的鲜明特点弥补了集体教学的缺陷,使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得到了发挥,个人的经验、特点得以体现,也使“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得到具体落实。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有效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促进教师指导活动区游戏活动的能力,我园于2018年5月16日开展了幼儿园活动区游戏优秀实例研讨活动。
首先,李明霞老师采用轻松的开心一刻,让老师们结合改变规则的“算数测试”小游戏测试老师的观察能力,在幽默轻松的氛围中调动老师们参与教研的积极性。
接着,李老师结合厦门市优秀活动区案例的视频让老师们分享了瓶子乐和“筷”乐无穷两个优秀案例,让老师们了解如何利用低结构材料引导孩子开展游戏活动,如何在观察的基础上推进游戏的开展,促进孩子能力的发展。
视频观看结束后,本园的柯晓青老师结合自己平时开展的主题活动“我们生活的地方”,分享他们班孩子的建构区“美丽家园”的观察与推进活动,然后全体教师根据柯老师的案例进行研讨,肯定她能结合主题,利用低结构的盒子引导孩子不断丰富游戏内容,同时也对她的案例提出改进意见:可以不局限在盒子里进行创作,盒子可以有大有小,孩子提出的仿真材料可以引导孩子进行自制丰富,可以从小家发展到社区等方面进行丰富,效果会更好。
最后,结合优秀幼儿园的活动案例图片,引导老师们学习如何利用低结构材料引导孩子不断进行探索,发展孩子的学习品质,促进游戏活动的有效开展。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引导教师们进一步重视游戏教学,把游戏活动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切实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落到实处,让孩子获得有效发展,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
厦门市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幼儿园
2018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