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以潜心,研以致远。为更好地落实新课标中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理念,促使教师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促进新课标和新教材有效落地,2024年11月14日,在岳口小学文笔塔校区举办跨学科视域下的趣味数学校本课程公开课听评课研讨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由课题组成员张福铭老师主持,课题组成员吴奋华老师和四年3班的同学们带来《成语中的度量衡》。
《成语中的度量衡》是一节跨学科综合与实践的活动课,跨学科的知识学习,将历史、语文、数学学科知识有机结合。
课前,学生广泛查阅资料,了解度量衡。课上,吴老师通过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谜底紧扣本节课的知识,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整节课以成语为对象,结合度的知识,通过猜一猜、分一分、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动,对度与计量单位作进一步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从数学的视角进一步探究理解这些成语。
通过课前了解,对不同的量进行分类、整理、比较,丰富并发展学生的量感。通过对成语中计量单位的溯源和解析,进一步加深对计量单位意义的理解。在量一量的实践活动中,通过测得数据的比较,让学生充分体验感受计量单位统一的必要性,加深对计量单位、度量方法的理解。学生结合实践感受标准不一样,结果就不同。最后,视频播放度量衡的发展历程,让学生感受到度量衡的发展历程,感受古人先贤的智慧,将字面数据的转化到现代计量单位,用数据说话,发展学生量感,同时在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感悟跨学科学习的乐趣。
课堂结束后,老师们坐在一起进行细致的分析,激烈的讨论,互相交流,互相借鉴。从活动内容的选取到活动目标的制定,从重难点的落实情况到设计提问的有效性,老师们各抒己见,针对每一个活动,纷纷找到其亮点和有待改善的地方,进行着观点和思想上的碰撞。
庄丽琼老师评价道:这是一节跨学科主题活动课,整节课以成语为对象,结合度的知识,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任选一个成语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进行换算,对成语做出新的解释,从数学的视角进一步探究理解这些成语,学生的“量感”在换算、举例、再解释中不断丰富体验,最终实现拔节生长。同时在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感悟跨学科学习的乐趣。
课题组成员叶梅云老师、林婧老师对吴老师的这节课作了精彩点评分享,首先综合与实践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综合,对形成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有着重要作用。从“猜谜语”游戏,到“古代的长度单位”,观看视频《度量衡的故事》,带着问题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寻找长度单位。了解成语中这些计量单位在古代的具体意义,让数学和语文有效结合,在老师指导下,能对量进行分类、整理、比较,丰富并发展量感。
活动最后,教务主任、课题组核心成员叶晓玲老师表示这节课给全校老师作了个非常好的示范,在今天的课堂上师生一同探索了成语中蕴含的度量衡知识,这是一次既富有深度又充满趣味的学习体验。这节成语中的度量衡课程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教学尝试。它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还让学生感受到了历史文化的魅力。相信在未来的教学中,会看到更多这样富有创意和深度的课程设计。
跨学科视域下的趣味数学校本课程建设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督促教师从更高的视角俯瞰整个数学学习体系,从更广的视角环顾整个数学学科知识,在更高的标准下审视自己的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创设条件,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为新课标的实现奠定基础。本次教研的公开课展示,展现了课题组对该课题一直以来的研究成果,是课题组这段时间探索研究的综合体现,在本次公开课的实践展示下,课题组的研究有了更完备的数据支撑,定会在以后的研究中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