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贫困生 共筑“中国梦”倡议书

时间:2018-05-21浏览:825

资助贫困生 共筑“中国梦”倡议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学生资助是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事关脱贫攻坚,事关社会公平。在过去的一年里,各级教育、财政、民政、残联、基金会等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学生资助规范管理,全面推进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促进学生资助工作取得了新的成就,确保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为学生资助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推进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稳中求进,狠抓落实,推进我市学生资助工作迈上新台阶。在此,我们向全体资助工作者提出如下倡议:

一、牢记职责使命,强化责任担当。我们要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上来,充分认识到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重要的长期的工作,进一步增强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在政策制定、资金安排、管理力量配置等方面,突出学生资助、保障学生资助。要加大工作力度,狠抓政策落实,更加高标准的做好学生资助各项工作

二、加强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成效。进一步完善学生资助工作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权责明确。要不断创新资助工作方式方法在对象认定、资金分配、资助标准等方面建立动态调整机制。要建立定期专项检查制度和专项审计制度,推进学生资助工作公开透明,接受群众和师生监督,坚决防止和严肃查处任何违纪违规行为确保把学生资助这项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

三、加强互相配合,推进精准资助。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做好精准资助工作需各部门共同努力,互相配合。为此,各级资助部门和资助工作同志要主动与民政、残联等部门沟通联系,实现资助系统与民政、残联等部门数据库的有效对接通过系统比对、调查走访、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建立和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识别认定机制,推进精准资助落到实处。

四、坚持立德树人,注重资助育人。我们要转变观念,创新方式,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物质帮扶与素质提升相结合、资助解困与学生成长就业相结合,在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多的关注和倾斜。要注重加强与教育基金会等部门的联系,坚持政府资助与社会资助相结合,共同努力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使他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和进步的机会。

五、创新方式方法,宣传资助政策。我们不仅要做资助政策的执行者,还要做资助政策的宣传员,要认真按照福建学生资助中心要求积极组织开展“资助政策乡村行”“家校关怀万里行”“金融知识校园行”等活动,把资助政策送到田间地头,送到老百姓家中,确保国家资助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通过我们的努力把国家各项资助政策真正落实到每个需要帮助的困难学生身上。

广大资助战线的同志们,“资助贫困生、共筑中国梦”需要大家的热心参与,需要我们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我们共同承诺,用爱筑梦、携手同心,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送去一缕光明和希望,为莘莘学子们提供一个成长成才的机会,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和温暖!让我们争做“最美资助人”、争创“最佳资助工作单位”,为“美丽厦门”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厦门市教育事务受理中心

                                                                                                  厦门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20184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