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同安教育网!今天是

护生态 共和谐 ——西洪塘小学生态文明建设科普小知识

作者:黄蕾来源:西洪塘小学时间:2021-10-26 浏览:173

生态文明建设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和灵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和灵魂。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

人与自然关系发展演变到今天,自然界已经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太多伤害。如果只是一味地坐等自然界的自行修复而不是给自然界恢复的机会,就难以从根本上重新建立人与自然之间新的平衡与和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发展的变化。

原始社会

在原始社会,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们对于自然的认识少之又少,这种无知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多的表现为人对自然的敬畏。

农业文明

到了农业文明时期,人口不断增长伴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开始不安于自然的统治与庇护,他们开始寻找方法利用自然并且试图改造自然,而这种改造和改变往往伴随着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和破坏性。

工业文明

时间来到工业文明,社会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人们的愿望从“利用”自然变成了“征服”自然。笛卡尔就认为,借助科学“我们就可以使自己成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然而人类自认为对自然的征服和统治由于盲目自大而变成了对自然资源无限制的掠夺和破坏。人类对自然资源无限制的利用带来了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最终造成自然资源迅速枯竭和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气候变暖、荒漠化、动植物物种大量灭绝……灾难性恶果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也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挑战。

人类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人类起源于自然、生存于自然、发于自然,人与自然本是一个须臾不可分离的有机整体,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当今世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的关键,是要端正人的思维、校正人的认识、调整人的发展行为。

因此,人类不仅要严格地保护自然,尽快地恢复自然,更重要、更急迫的是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运用自然规律科学地修复自然,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审核:庄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