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东风下,同安教育再出发——同安区2018年高中新课程改革培训班系列报道(一)

时间:2018-06-13浏览:316

继往开来,立求发展,刚刚结束高考的高三教师,赶赴宁波。为促进我区高中教师对新高考的认知,提升解决将要遭遇实践问题的专业能力,611日上午800,厦门市同安区新高考背景下课程改革高级研修班在宁波教育学院正式拉开帷幕。

(一)寻找教育的尺度

简短的开班式和培训方案解读后,培训正式开始。

第一场讲座,由宁波市副总督学、效实中学原校长周千红为全体教师进行了紧凑有效的主题报告——“新高考下学校课程改革的应对策略与思考”。

周督学首先针对浙江省课程改革的概况做了介绍,指出改革的着力点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要实施选择性教育,新高考背景下学校课程改革紧要的应对策略是帮助学生解决选择的痛苦。


高考带来“选择”的新挑战,要应对挑战,应该重视生涯发展教育。周督学以效实中学为例,详细讲述了如何解决新高考带来的“选择”困惑。

因为竞争,所以选择变得困难。也因为竞争,选择有时候会变得功利。周督学认为:强调选择的个体性,但不能掩盖教育的引领责任,否则高中教育也会陷入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的泥沼。

新高考背景下,生涯教育从默默无闻逐渐走到教育改革的前台。教育改革永远在路上,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二)教育研究“三字经”

下午的讲座由宁波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沈海驯作“教育研究'三字经'”的讲座。

沈所长认为教育需要爱,教育是慢的艺术,他的讲座主要围绕如何以研究的视角开展新高考教学实践。

教师要快速成长,需要通过教育科研。尤其是人文的学科,研究要有温度,不要走入用自然科学方法去研究人文科学的误区,也不要出现研究视角与立场的错位。讲座幽默风趣,各种一线教育研究的例子信手拈来,让人听得如痴如醉。

沈所长说,一个教师对教育热爱不热爱,可以从他是否愿意担任班主任看得出来,宁波市尤其重视优秀班主任的培养。教育需要理性,研究需要理性,但教育首先是爱的教育,教育是充满了丰富的感性。

一天的学习,老师们收获满满。新高考,新思路,新模式,新突破。作为时代的弄潮儿,厦门教育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而作为厦门北大门,坐拥80万人口的同安,亦当勇挑重担。未来,是一段漫长而富有挑战的旅途,愿我们一起走在改革的前沿,在广阔的教育之空展翅高飞吧!

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叶萌 张朝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