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作气,推进课改新高考;只争朝夕,创教育美好明天——同安区2018年高中新课程改革培训班系列报道(四)

时间:2018-06-14浏览:495

时光飞逝,赴宁波教育学院培训已进入第四天。为深入了解新高考改革,614日,全体学员到宁波四中观摩研讨。

在张晓芳老师的引领下我们参观了校园,了解到宁波四中是浙江省一级重点普通高中,是一所有173年办学历史的百年老校。

在悠长的教育岁月里,四中凝练了“崇信毓才”的理念和“诚朴爱”的校训,形成了优良的校风、学风,为社会培养出许多人才,有中科院院士谈家桢、孙儒泳,青岛大学原校长、航天轨道专家竺苗龙等等。

张老师说,“百年崇信、多元毓才”是四中的办学理念,“让每一位学生得到最适合的发展”是四中追求的教育理想。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针对学生的不同特质,四中开设了不同类型的明星班级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重点打造、以高考为主攻方向的英语实验班;与北师大合作、以培养拔尖文科人才为目标的人文素养教育实验班;以科技新苗项目研究为抓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的科学素养实验班。还有学科节、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缤纷社团、国际交流、毅行拓展、文化行走……个性化培养在四中真正成了现在进行时。

接着,德育处叶炯主任,给我们详细介绍宁波四中成长导师制的具体实施方案。在新高考选科走班教学的背景下,四中在全省率先推行“成长导师制”。导师制保留了班主任管理模式的优势,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全方位成长。四中实行的是小班化教学,每班36人左右。学校为每12名学生配备一名成长导师,为学生三年高中生活提供全程、全方位的个性化指导,建立导师与学生同学习、共成长的崭新团队。 成长导师制使导师可以更专注于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的培养,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自信、阳光的四中学子。四中成长导师制现已示范省内外,成为其提升教学质量的一个利器。

最后,学部主任骆海军介绍四中的特色课程“文化行走课程”。文化行走课程是学生带着研究任务目的,离开传统课堂,在实践中有组织的异地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复合课堂。 这是一种文化研学旅行。行前,开发团队针对目的地,搜集大量资料,整合海量资源,编写出一百多页的专用教材。教材内容涵盖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多门学科知识,做到了书本知识与实地知识的巧妙对接,并设计了开放而有效的学习方式。教师团队还精心设计研学线路,设计运作体系,建立安全预案,为活动提供制度保障和组织保障。同学们根据教材指导,进行专题学习,做到有备而去,有获而归。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走课堂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及其与社会的割裂感,让学生们扩展视野,增长见识。

通过两位老师的介绍,我们清晰地了解了宁波四中高考改革方案以及具体操作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应当注意的问题。高考的改革不仅仅是考试形式的变革,更是教育理念的一次变革。作为即将加入高考改革省份的实践者,我们首先要更新理念,加强学习试点省市的经验。其次,我们要积极应对新的改革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走班之后教学资源的配备,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学生生涯规划的培训和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操作。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认真学习,不断思考,脚踏实地地做好进入高考课改的准备。 改革的路是艰辛的,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经过这几天的学习,我们由来之前的忐忑怀疑、利弊争论到经过学习之后信心的坚定与任务的明确,我们相信,无论如何,改革之路我们都要克服困难坚定地走下去!

厦门国褀中学 林加进

2018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