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同安区中学骨干教师培训系列报道(一)
2016年7月14日上午,在东北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十楼多功能教室,东北师大物理学院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侯恕教授为同安区中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学员们开设《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方法变革探讨》专题讲座;下午,东北师大原副校长、教育学部博士生导师柳海民教授为学员们开设《优质教学的实践审视与优秀教师的专业进取》专题讲座。
侯教授从课堂教学方式入手引导老师们探索当前的教学新方式。她用自己搜集到的生动形象的教学案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善于引导学生乐学、会学、坚持学。传统教学方式已不合时宜,我们要进一步改善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柳教授的讲座则从教学质量角度出发,他指出,优质教学要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人的身心的发展。优质教学是全面的教学,是智慧的教学,是合适的教学,是合理的教学。优质教学是要让学生听得懂,说明白,有办法,想得好,写得好。优秀教师要注重专业化成长,其标准是专业理念与道德、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
专家支招促变革,学员研习谋发展。两位教授为高级研修班的41名骨干教师传经送宝,让在座的各位学员受益匪浅。新课程改革浪潮中,我们一线教师想求得生存,就必须通过改善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效率;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审视优质教学的实践,努力走专业化成长道路。
搭建自主多元智能平台培养独立创新应变能力
——厦门市同安区中学骨干教师培训系列报道(二)
2016年7月15日上午,在东北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十楼多功能教室,东北师大教育学部硕士生导师唐丽芳教授为同安区中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学员们开设《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问题》专题讲座;下午,东北师大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筹)副主任兼培训部主任王小英教授为学员们开设另一专题讲座,内容是《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唐教授指出,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问题包含以下三方面:一、学习速度即效率,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二、学习结果,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三、学习体验,强调身体性参与、直接体验和感性因素。
高效自主课堂,目前已经成为时髦词汇,很多学校正在进行高效自主课堂模式的探索,唐教授的讲座如同一场及时雨,给了我们很好的理论支持,有效推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下午王小英教授就什么是多元智能理论以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做了生动有趣的祥实阐述。启示一:教师应该敬畏生命,珍视生命;启示二:教师要正视差异,善待差异;启示三:教育不是改造人,而是培养人;启示四:教育应该从打造“龙”转向培育“才”。
王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颠覆了我们评价一个学生好坏的标准。班级无差生,只是每个人的发展水平,发展程度不同而已。每个人总能找到他擅长的方面,并发展为自己的长处。天生我才必有用,社会需要的是多元的人才。我们应该实现从“单元价值”向“多元价值”转变。
搭建自主多元智能平台,培养独立创新应变能力。两位教授为高级研修班的41名骨干教师提供理论支撑,让学员们充分意识到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和自主多元智能学习理论的重要性。只有利用有效课堂教学和多元智能理论,才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应变能力。
不忘初心 永远向前
——厦门市同安区中学骨干教师培训系列报道(三)
2016年7月16日,同安区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老师们聆听了两场教育教学盛宴,感受到了两位专家的无穷魅力,坚定了自身教师专业发展的决心与信心。
上午,吉林省学生资助中心主任、特级教师、国培计划专家库明星讲师、东北师范大学特聘硕士生导师、厦门人的“亲人”黄宝国老师就差点教育力研究给我们做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演讲”。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听黄宝国老师来指路。黄老师的差点教育理念为我们的教师教育力发展,指出了一条通天之路。
黄
老师从学生课业负担、教师工作压力和教育改革的呼声三点入手,娓娓道来,声情并茂,解释了为什么要提高教师的教育力;接着,黄老师指明了提高教师教育力的几条路:首先,更新教育理念。差点教育理念就是这样一条能圆中国教育梦的新理念。尊重差异才能有教无类,研究差点才能因材施教,缩小差距引导我们终身学习,共享差别终究会人人成才。同时,黄老师提出:提高观察力、学习力、育德力、教学力、科研力和创新力是教师提高教育力前行的重要途径。
作为差点教育理念的奠基人,黄老师以满怀的激情道出了所有教育者的心声。全场掌声、笑声不断,也戳中了学员们不少的泪点。黄宝国老师的讲座是如此引人入胜,以至于有时候我们情不自禁,甚至有拍案叫好的冲动。
下午,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邓涛老师则就教师专业发展及思维导图的应用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邓老师首先站在《教师专业标准》的高度上,分析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进而提出了教学之中的几个突出问题,并提供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几种方法。讲座中,邓教授重点介绍了思维导图这种能使知识和思维可视化的工具。它不仅能将发散性思维图形化,也能记录人的思维过程,更具有现实意义的是,它能被运用在日常教学实践之中,建构特定主题的知识体系,更利于学生信息的加工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极具教学价值。最后,邓教授以极其丰富且形象生动的案例,向我们展示了初、高中各学科在实际教学之中如何运用思维导图,以及绘制思维导图的技巧和标准,使我们茅塞顿开,受益菲浅。
希望在黄老师差点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我们本批学员能够如同讲座里谈及的只有半边翅膀的蝴蝶一样,抱在一起,形成教师共同体,在教师专业发展之路上,充分运用各种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忘初心,永远向前。
理性面对职业倦怠 有心引领教学创新
—厦门市同安区中学骨干培训系列报道(四)
2016年7月17日上午,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心理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刘晓明教授为同安区中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学员们开设《教师职业道德的心理养成》专题讲座;下午,教育部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评价组核心成员、吉林省教育学院初中部副主任刘华教授为学员们开设另一专题讲座,内容是《探究式中国教学,引领教学创新》。
刘教授指出,在当今社会,教师被赋予了“保姆”、“警察”、“心理咨询师”等多重身份,面对社会的多重期待,许多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在职业倦怠中,许多老师容易出现生理、心理上的不适。面对当职业倦怠,正如刘教授所言,一是要应对心理问题,改善道德品质;二是要调控职业压力,提升师德水平。其实,一个教师对于自身教育事业的热爱是缓解职业倦怠的最好方法,爱才是延续职业热情的最好调剂品。一个老师对学生的爱如果长久,这就会为他的职业生涯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下午,刘华教授就“探究中国式教学,引领教学创新”这个主题,也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刘教授首先对中、英教学模式的比较进行分析,阐述了中国式教学与英国的优劣之处,得出“传统不代表不现代,先进不意味着有效”的观点,倡议教师们就“提高教学质量与减轻课业负担”进行反思,得出本学科教学改革的基点与创新。根据中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探究出一种适应学生的高效教学模式。
希望在两位教授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每位教师能从心理自我调节,找出适合自己的高效教学模式,在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探索教学改革 善于自我反思
——厦门市同安区中学骨干教师培训系列报道(五)
2016年7月18日,我们继续享受着教授们给我们带来的精神熏陶。
上午长春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特级教师、长春市第四批优秀教育家张洪波老师围绕“中小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讲座。张所长主要从教育教学改革的动态、方向、教育评价等方面入手,让我们重新认识中国的教育,为我们解决了教育教学改革中的许多困惑,给我们点亮了灯火,使我们豁然开朗,激发了我们的教学自信与热情。
下午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首席教师、吉林省学科带头人、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客座教授、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郝淑霞老师开设了《教师自我反思的实践研究》的讲座。郝老师毫不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她以鲜活生动的案例,围绕什么是教师反思,为什么要进行反思,反思什么,如何反思,她用自己平实而又深刻的教学案例鲜活地告诉我们如何做一个善于反思的老师,一个有智慧的老师,一个有教学品味与境界的老师。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还在路上。我们应秉持上下求索的精神,保持自信与热情,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并善于自我反思,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一路付出,才会一路收获。
同安区2016年中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
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