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研室:名师引路让数学课堂更有效 ——同安区2016年小学数学教师暑期培训系列报道(2)

时间:2016-08-22浏览:264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为了更快地让教师们迅速地成长起来,816日我区特意邀请了福建教研室专家罗鸣亮和厦门实验小学副校长刘胜峰为第二学段的全体数学老师作了两场专题讲座。

整个活动由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数学教研室的王冬晖老师主持,王老师高度概括了两位名师的主要业绩与教学风格,并希望大家认真聆听讲座内容、领悟讲座精髓,学习两位专家老师的“大家风范”。

上午篇:讲道理让数学课堂更有效

上午,罗鸣亮老师与大家分享了题为《追寻“讲道理”的数学课堂》的精彩讲座。罗老师首先以“什么样的课是一节好课?”引发大家的思考,让大家明确:好课是可以用听课者的感觉来评判的。

接着,他结合了自身教学经历,幽默风趣地向大家阐述了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应简单地去提倡“动手”,更应该重视“动手”的内化,只要我们的课堂让学生想“讲道理”,会“讲”道理,“讲”清道理,朴素的课才会有力量。他还强调,要用现在的眼光看孩子,让教学走向“深刻”和“生动”。的确,课堂是我们数学教师的一方舞台,我们要善于“留白”,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多给孩子表达的机会,让孩子想说、敢说、会说,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深刻“道理”。做“讲道理”的教师,让我们且行且思考……

下午篇:新视角让教学技能更扎实

下午,刘胜峰老师用他那扎实的知识功底、宽广的学科视野、深入浅出的语言为我们作了题为《数学教学技能的新发展》的精彩讲座。

刘老师主要从教学设计、片段教学、数学评课、教师研究四个方面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实用而有价值的策略及建议。在讲座中,刘老师强调,数学是生命的存在和表现,我们要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实现数学课堂中更多的可能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正如他本人说的,教学与研究是“磨刀石”,他恰是在不断的尝试与研究中积累着丰厚的经验,积淀着富有大气的素养。听,一个个生动而又接地气的案例;看,一段段动情而又原生态的教学演示,入情入境,让我们深深地折服于刘老师的干练与老道,也深深地感叹他的研究是如此的有深度、有内涵。我想,这一招一式,必将成为我们教师在备课、上课、学生辅导与评价等方面可供借鉴的一面面明镜。

美好的时光是短暂的,一天的培训眨眼就结束了。细细回味,两位名师的讲座生动形象、充满智慧,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经验,对数学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价值。相信通过今天这样的活动,可以让我们每位数学教师更加清晰自己教学的重点与方向,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期盼,今后漫漫的数学教学路,我们会越走越顺、越走越远!

(图、文:同安教师进修学校 同安第一实验小学李志达 张雅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