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为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扎实稳定地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2021年12月17日,福建省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专家组成员、福建省电教馆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专家库成员陈钡老师和叶延国老师两位专家,在厦门市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李海攀副校长和陈成展老师的带领下,到厦门市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幼儿园进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现场调研。
首先,由我园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坊坊主柯晓青老师进行汇报,柯老师就我园信息化学习技术环境、立足园情做好整体规划、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及存在的问题与下一阶段计划四个方面,对我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活动开展的情况、收获以及遇到的困难进行汇报。
接着,由专家组成员就我园目前开展的工作情况进行点评。厦门市康乐第二实验小学、厦门市专家型教师陈钡老师从专业的角度对我园进行专业的指导:发展愿景应以问题驱动为目标,对应目标点对点逐个击破,达到共同提升。建议我园根据教师选择的能力点,一是课堂教学组以每班的希沃白板一体机交互端为基础,提高技术支持的情境创设和幼儿参与。二是充分利用幼儿园的阿优系统进行数据的采集,完善技术支持的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利用幼儿园的特色系统来支持、提升教师选择的微能力点,让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目标更加具体化。同时通过课件替换功能分析,指导我们如何将课件分解成一个个的小游戏,即如何将课件进行碎片化构建,通过拆解使其变成颗粒化、碎片化的资源,便于老师们在备课中进行重组与利用,构建成符合自己需要的资源,形成幼儿园的资源包,形成本园特色。
叶延国老师和陈成展老师也对我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校本研修要结合信息技术的培训与研讨;注重个别化教育,让所有老师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这是本次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目的。李海攀副校长对本次现场调研做总结,他说幼儿园的孩子像一张白纸,可发展的空间最大,并提出三个具体的建议:1.立足幼儿的年龄特点;2.服务幼儿的教学行为;3.聚焦五大领域和三个年龄段特点,形成自己本园的特色资源包,立足长远发展,打造智慧校园。
最后,我园教师与专家自由交流,分享自己往昔应用信息技术工作的困惑,我园保教主任陈雅唯老师提出,我园之前也积极尝试了信息技术资源共享,鼓励大家将自己的课件、微课进行共享,但发现教师运用的效率并不是很高,今天听了专家的碎片化资源的共享、拆解重构的建议使我们醍醐灌顶、找到方向。
此次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专家调研会,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们将继承和发扬过去工作中存在的优点,根据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汲取经验,摒弃不足,满怀信心,以更清醒的头脑、更旺盛的斗志、更奋发的姿态和更充沛的干劲,向我们的既定目标进发!
图/文:许宁芷
审核:李明霞
单位:进修附属园
日期:2021年12月17日